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两大突破年决策部署,坚持城乡一体全域管理,实施“重大项目、控违拆违、固废清零”三大攻坚,落实长效管理举措,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做到疫情防控与城市管理“两不误”,为溧阳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疫情防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局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我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体干部职工迅速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深入街道、社区、村组,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二是严格落实防控举措。加强菜市场疫情防控,严禁活禽交易,全面消毒杀菌,强化排查统计,所有菜场电子监控纳入指挥平台,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加强菜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管控,专人负责为市民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提醒市民佩戴口罩。加强公园设施、环卫设施、车辆等消杀,规范收运处置废弃口罩,做好职工健康防护。三是有力筑牢疫情防线。疫情发生以来,城管执法队员冲锋在前,恪尽职守,连续奋战,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尤其是各镇区城管中队,始终坚守在卡口执勤、人员排查、隔离防控、物资发放、宣传管控、巡查监管、环境消杀等多条疫情防控战线,成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力的“左膀右臂”,有力筑牢了镇区(街道)“防疫线”。
(二)“三大攻坚”扎实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三大攻坚”,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重大项目攻坚精心实施。成立森林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指挥部及单项工作组,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实行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管三权分置,确保重点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由于受疫情及土地流转等因素影响,截至6月底,森林长廊项目未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城区段建设区域土地情况调查,土地正在进行流转,城区段项目进入深化设计阶段。二是控违拆违攻坚铁腕整治。以“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为工作目标,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全市1-6月份共拆除违建2156起,约34万平方米,已完成全年计划总量的68%(今年计划拆除违建50万平方米),其中存量违建1461起,约31万平方米㎡,拆除新增违建695起,约2.9万平方米,规范城乡建设秩序,提升全域环境质量。三是固废清零攻坚有序推进。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中转和处理处置体系建设,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项目启动试运行,我市生活垃圾提前实现全量焚烧目标。编制《溧阳市固废清零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实施方案》,培育1至2家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全面提升我市固废管理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
(三)长效管理不断深入。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全域管理体制机制,缩小城乡环境差距,提升全域环境品质。一是长效管理继续扩面。进一步扩大长效管理覆盖区域,考评范围覆盖全市域,考核重点向农村倾斜,将被撤并乡镇菜市场纳入行业管理体系。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常州市城市长效管理考评未开展,二季度考评正在进行中。二是作业标准持续提升。创新城区道路保洁模式,沿街绿化带、树圈保洁统一交由环卫部门负责,对临街建筑物的落地式空调外罩进行清洗、对人行道板每周至少清洗一次。首次将道路机械化清扫和垃圾转运作业纳入市场化范围,市场化作业率提高到91%。加强对外包公司的管理与考核,定人定岗挂牌上岗,管理模式持续向精细化迈进。提高市政设施管养标准,对具有停车功能的人行道板进行基础加固,并对城区花岗岩人行道板展开同质化修复,锦汇广场、省中对面停车场、华城菜场等8处实行整体改造,改造面积达13155平方米。三是市容秩序不断优化。深化城区文明停车,有序推进公共停车收费工作,智慧停车APP上线运行,江南春和人民电影院2处停车场试点收费。新增非机动车车位线2940米、机动车位192个。持续强化市容环境治理,大力开展户外广告、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拆除违规设置天际线80余处,查处各类违章3.5万余起。四是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实施农村菜场提标工程,印发《关于溧阳市镇(街道)菜市场实施升级改造的通知》,今年我市计划对14个农村菜场进行改造,目前各菜场正对照标准,制定改造方案,经审定后实施,年内全部完成。“厕所革命”城乡并进,城区公厕统一安装智能厕纸机,21座公厕增设洗手设施。今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厕80座,已完成49座。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收集“房改亭”三年行动,年底前总计完成426座垃圾分类收集亭的建设。开展城区“撤桶”行动,8月底前全面撤除城区临街垃圾桶,实行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目前已撤除体育路、钱家路、燕园路、南大街、天目路等23条道路沿线设置的220只垃圾桶,有效减少临街垃圾桶的二次污染问题。启动绿色出行提升工程,在南片区、江苏中关村等区域新增1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投放800辆自行车,新增高品质绿道8公里,目前已经完成2.5公里建设。
(四)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一是夯实党建基础。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在疫情防控、控违拆违、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让干部接受锻炼、经受考验。打响“蓝盾驿站”党建品牌,完成天目路、罗湾路两座“蓝盾驿站”建设,年内计划完成10座驿站建设。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队员学习培训,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和法治培训,提升执法队员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加强对乡镇中队的督查考核,开展星级协管员评比活动,让城管协管员的考核有了量化标准。三是压实廉政责任。逐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职责,以上率下传导压力。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组织开展财务内审、“三重一大”督查和执法队伍作风整训,涵养清朗生态。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目前,防疫形势依然复杂,全国文明城市即将复评,城市管理工作任务多、压力重。下半年,我局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全力以赴赶进度、抓质量、保安全,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做好复评迎检。紧扣“全省前三、全国前十”总目标,对标对表,靶向发力,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测工作。一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强化市容环境治理,对乱堆放、乱停车、乱晾晒、乱设摊、乱排油烟、侵占无障碍设施等违章进行有效管控,及时制止乱扔垃圾、乱倒污水、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加快落实沿街垃圾桶撤桶工作,加强菜市场内部管理,完善城市道路、公厕、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严格落实路长制和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市民群众满意率和知晓率。二是加快民生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对标张家港,文明再提升”要求,高点高位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落实落细老旧小区改造、农村菜场提标、机关“敞墙透绿”等民生举措,提升城市精致度和市民感受度。三是积极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运用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施工及装修围挡、宣传栏、提示牌等形式,利用公园、广场、菜场、市政设施、环卫设施、沿街商铺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各类公益广告宣传,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一着不让提升全域环境。秉承全域管理理念,实干创新、接续奋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品质。一是推进全域环境更加洁净。加强垃圾终端处置,推动溧阳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全面投运,确保实现全市垃圾全量化焚烧目标。加强垃圾分类处置,今年,城区垃圾分类实施覆盖率将达100%,农村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80%,城区要新增垃圾分类单位17个、农村新增垃圾分类行政村52个、城区建成5个分类实施试点小区、8个达标小区、1个四分类试点小区、1个街道(镇)要建成分类示范片区、公共机构全面实行强制分类。在分类处理设施上,新建1处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1座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全面完成城区426座房改亭项目,建立适合产业特点的回收模式。二是推进全域环境更加有序。围绕环卫深度保洁、绿化精致养护、病害快速处置、市容常态长效的目标要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城区文明停车,推进城区一、二级区域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工作。控制违建增量,全年拆除存量违建50万平方米,提升城市净化美化水平。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加强静态问题管理,消除管理“盲区”,确保长效管理水平在常州地区处于领跑地位。三是推进全域环境更加美好。精心组织实施好城市森林长廊、8公里城市绿道、公共自行车服务提升等重点工程,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积极参与制订建设公园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步伐。
(三)优化服务塑造城管形象。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城管队伍和事业发展长期稳中向好,以过硬业绩向撤县设市30周年献礼。一是强化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提高政治站位,把讲政治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做好党员管理工作。二是从严管理队伍。以执法人员为重点,持续开展 “强转树”专项行动, 扎实推进队伍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提升队伍规范化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牢意识形态工作,锻炼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三是提升服务能力。按照政务服务“溧即办”建设要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让群众办事“一次不多跑”; 深化“城市保姆”和“蓝盾驿站”体系建设,时刻关注信访投诉、网络舆情和日常管理中的民生诉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