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培育站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提高论文撰写能力,5月5日——5月11日溧阳市苏瑜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开展了以“以学促思 以写促研”为主题的系列研修活动。
第一阶段,各学员认真学习由导师陶红强推荐的理论学习专著,学员们通过相关的理论专著学习,使自己初步具有了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表示要把学习所得理论用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会时时处处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经常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阶段,全体培育站成员在导师苏瑜的组织下,共同参与学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老师带来的网络直播科研论文讲座。
陈老师语言亲切,幽默风趣,观点与分析都极为清晰,用数篇成功的论文向我们诠释了好论文的两个特点“新”和“透”。“新”主要指的是题目要新,“透”则指的是“横要到边,纵要到底”,论文要严密,写论文要穷尽自己的思维。陈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辅以一个个案例和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论文写作的三个“技”:把握常识、高度敏感、深入思考,介绍了五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即捆绑式、递进式、替换式、逆反式、比较式。同时,指出科研论文的选题需要有三个视角——哲学的高度、心理学的深度、统计学的精度和信度。讲座最后,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审阅论文指导经验,指出了审稿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强调了论文整体流程中所应秉持的创新意识,为学员们的论文撰写工作确立了基本的方法规范。
讲座学习后,导师苏瑜强调:做“科研型”教师要一直成为教师们的追求目标,相信这样的一场精彩的讲座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相信在陈老师的指引下,大家在论文写作,教育科研上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第三阶段,通过自主学习和导师们的指导,学员们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所得理论,积极精心撰写了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等。同时导师组陶红强和芮金芳对学员们撰写的论文等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为学员们的论文写作等方面更是添砖加瓦。
导师苏瑜指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培育站将会通过网络工作平台快速传达通知,分配任务,组织在线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切实提高培育站线上学习研修的效率。当前,线上学习的网络平台很多,不同平台的功能侧重点不同,溧阳市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将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功能优势,积极开展线上主题研修活动,将培育站打造成线上学习共同体,引领学员积极参与线上学习研修活动,促进学员专业发展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