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美意光明秀美如画
发布日期: 2020-01-12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随着春节越走越近,社渚镇河口村委光明村在外务工人员陆续回乡,他们惊喜地发现,光明村变得都快不认识了。不仅村道宽阔、村庄整洁,道路两侧还装上了路灯,村口新建的七星广场更是颜值与内涵兼具……
据当地村民们回忆,几个月前的光明村可不像现在这样美丽、宜居,那时进到村里第一印象就是脏、乱、杂,房前屋后杂草丛生,乱堆乱放随处可见,屋墙外立面披挂现象严重,穿村而过的河塘因为通水不畅不时地发出难闻的味道。村民们平时颇多怨言。
2019年,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光明村被列入美意田园行动整治村,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农村河塘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前,整治工程基本结束。全村新建绿地560平米,清理排水沟700米,新建黄石驳岸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增设垃圾亭2座、健身器材6件。如今的光明村实现了华丽蜕变,变身为一个人人向往的美丽村庄。
村民吴庚荣高兴地说:“以前总羡慕别的村庄那么干净、那么美丽,没想到我们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变得这么好了。”村民黄金发也告诉记者:“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光明村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支持整治,房前屋后的乱堆放也不肯清理,但现在,不少村民屋角、庭院清理后都布上了各具特色的小景,不仅干净整洁,还富有艺术气息,每个人都开心得不得了。”
光明村又名齾井头,因村中一口古井“齾井”而得名,隶属于河口村,现有村民70多户、2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以青虾养殖、外出务工为主。2018年,“溧阳1号公路”通到了村口,将光明村带入了溧阳全域旅游的整体布局。
“光明村很有古韵。老井‘齾井’据说建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井内常年泉水不断;村里还保存着10多幢完好的青砖建筑,最早的也已有百年历史。”光明村美意田园整治工程现场负责人黄国富告诉记者,整治过程中,他们对全村村民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和挖掘光明村的历史人文特色,围绕齾井文化,传承“喝水不忘挖井人”理念,利用原有废弃的健身广场,打造兼具村标、齾井、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七星广场,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村中废弃老宅进行修缮,加强历史建筑物保护修复,尽可能保留了村庄原有的历史文化记忆。
“光明村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有现代的青虾养殖特色。”在社渚镇河口村党总支书记李和林看来,光明村是有底蕴的村庄,而“溧阳1号公路”临村而过给光明村带来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契机,美意田园整治更给光明村打牢了环境基础,“今后,村里将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青虾养殖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叠加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9年,社渚镇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打造了一批群众满意的美意田园。共计投入8000多万元,16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提升,4900户群众共享美意田园带来的建设成果。2019年9月,市美意田园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专门组织各镇区(街道)分管领导及现场负责人到社渚镇美意田园建设现场进行观摩交流,推广“社渚经验”。(朱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