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有示范样板 有乡土专家 有精准服务 “农民培训”为农旅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
发布日期: 2020-01-13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眼下,并非农忙时节,而我市的种粮大户王林松、江海清,果蔬种植户严祥金、李洪发,茶叶种植户缪惠民、孔云龙,水产养殖户张勤兰、沈荣平等却都有点忙!不是忙着地里的那点活,而是忙着接待来自省内各地的“同行”,忙着把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同行”。
记者采访中获悉,从2012年开始的历次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仅有理论教学,还有生产基地观摩。我市由于农业资源、生态以及区位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各地农民前来观摩。
1月10日清晨,来自昆山市的三辆大巴车开进了种粮大户王林松经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车上共载有150名农民,他们是由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组织来溧观摩学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员。王林松早早地等在了门口,备好了茶水,并亲自带着这150名“同行”参观了生产车间,介绍了合作社水稻规范化生产流程和大米品牌打造思路等。
都说同行相见分外眼红,合作社内的氛围却十分融洽。“我种的也是南粳46,价格只能卖到3元每斤,你的却能卖到10元以上,亩产还比我高,真是该好好向你学习。”来自昆山的种粮大户褚卫红听完王林松的介绍十分激动,他从车里拿出两小包大米,诚恳地问能否互相交换品尝一下。王林松表示十分荣幸,他还开玩笑地介绍了自己以前推销大米的“小秘招”:带着电饭煲跑客户。
在溧的两天时间里,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员们还参观了绿房子果蔬家庭农场、社渚青虾批发市场和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牛马塘等。“住在这样的新农村是一件幸福的事!”在参观完上兴镇牛马塘村,昆山种粮大户李永春感叹道。我市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气象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溧阳是农业大市,也是旅游强市,尤其是近年来,溧阳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形成了一批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企,在省内走在前列,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来溧观摩的主题是生态休闲农业和田园综合体,目的是让学员们在实地观摩中拓宽视野、取长补短。
除了昆山,去年以来我市还接待了扬州、苏州、镇江、徐州、宿迁、连云港、泰州等地来溧培训的农民。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19年3月以来,全市共接待外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000人次以上。在做好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乡土专家培育基础上,我市不断拓宽培训思路,主动与其他县(市、区)以及培训承办高校对接,组织农民培训班来溧进行实地观摩。“农业+培训”成我市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根据溧阳农业产业优势和特色,我们精心设计了培训观摩线路,分粮食、水产、茶叶、果蔬、一二三产融合、稻田综合种养等8条线路,每条线路都选出了全市最有代表性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企,培训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挑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杨朝华告诉记者,这种“菜单式”培训服务,极大满足了农民对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
目前,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都与我市有合作。其中,扬州职业大学已授牌我市的海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天目湖茶叶研究所等为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扬州大学农学院授牌我市的海清农机专业合作社、天之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产学研创新基地。
扬州职业大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省内名列前茅,培训范围已从扬州辐射至南京、苏州、常州、镇江等地。据扬州职业大学农民培训首席专家谈永祥介绍,实地观摩培训,一般会选择2-4个农业较发达的地区,省内常去的有南京句容、无锡宜兴及常州溧阳,还有安徽省和浙江省。“除了农业发展有亮点,溧阳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而且城乡环境优美,所以很受学员欢迎。”去年,扬州职业大学共组织2000人次学员来溧培训。
“农民培训”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也为我市农户带来了切身收益,更为我市农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昆仑街道种粮大户江海清,受益于我市“天目湖英才榜乡土专家及后备人才培育”计划,是由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大学农学院重点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农民。两所大学不仅组织培训班前往他的合作社观摩,还聘请他当“农民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省农民传送实践经验。“去年,我累计帮3000余人次上过课,讲课费为每节1000元,没想到我一个种地的也成老师了。”江海清开心地告诉记者,一年来,光讲课费他就拿到了3万多元。
绿房子果蔬家庭农场是一个占地200多亩的连片大棚果蔬栽植基地,种有草莓、猕猴桃、葡萄、橘子、火龙果、冬桃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农场主严祥金告诉记者,接待农民培训班,除了能交流经验、互相取经,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开拓了市场。“很多参加培训的人会在我这儿买水果,回去后还有再带家人和朋友过来采摘的,成了回头客。”
位于我市戴埠镇黄岗岭村的欣龙生态园,拥有大面积的茶叶基地和果园基地,有着“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美誉。生态园内新开了家度假酒店——沁谷南山,该酒店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雅致,刚开业就经常满房。“我们去年11月份开业,开业以来光接待农民培训班相关业务就达1000人次以上。”沁谷南山酒店负责人孔霄远介绍,酒店共有客房130间,设有大小会议室,可满足多种会务需求,农民培训班一般都是安排在工作日,拓展了相对冷清的非周末酒店市场。
此外,成批的培训班来溧,也带走了成批的土特产。白芹、茶叶、乌米饭、咸鹅、土鸡蛋、蓝莓干……我市众多优质土特产成了“爆款”。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从去年3月份以来,农民培训班为我市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150万元。
“农业不是简单的‘种’和‘养’,培训也不仅仅是‘教’与‘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放大优势深挖特色,不断整合资源,坚持分专业、小班化培训,构筑以乡土专家为中心的讲师团队,把溧阳的农业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杨朝华表示。(沈亚萍)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