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加工大米2058吨 外地调入250吨 销售1750吨 战疫期间政企合力保障市民“米袋子”
发布日期: 2020-02-28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粮油足,则民心安。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战“疫”一个多月来,该局和粮企携手全力保障市民“米袋子”,共加工大米2058吨,外地调入250吨,累计销售1750吨,确保全市粮食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稳。
“按往年统计,月平均销售到溧阳市场的大米约1300吨,我市粮食储备非常充裕,但市场会因为恐慌式抢购和囤积,而出现暂时短缺现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芮志福介绍,1月26日,由于疫情,市民产生恐慌心理,我市出现部分超市排队抢购大米、方便面等现象。“如不及时应对抢购囤积,一旦蔓延开来,容易造成粮油断档脱销等情况,更会引起恐慌,恐慌又会引得更多人囤货,造成恶性循环。”芮志福说道。
面对粮油市场需求出现短时激增,该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采取本市企业加工、外地调运、产销对接、供需统筹等多种措施,加大超市供货量。量足价也得稳,1月27日,该局引导全市19家加工企业、超市以“溧阳粮人、做良心商人”为主题,向全市粮油行业发出“四不三稳”的倡议,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告知市民疫情防控期间,粮油供应“不涨价、不囤积、不休息、不断供”。一系列及时到位的措施逐渐消除了因疫情带来的恐慌囤积现象。
“全市有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36家,还有应急运输单位2家,在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中,我市的粮油应急保供体系发挥了大作用。”芮志福介绍,为确保市场不脱销、不断档,该局充分利用全市建立的成品粮油应急保供体系,迅速创建全市疫情粮油保供群,建立涵盖粮油加工、运输企业、超市等主体的产购销联动机制,分组定岗,进超市、到企业,密切监测市场价格,密切关注市场抢购现象,重点帮助协调企业恢复生产,做好供需产销对接,组织企业快速配送等工作。
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离不开领导的统一指挥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全力配合。早在1月25日,该局党委就迅速成立疫情应急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镇(街道)制度,局粮食购销储备科坚守岗位,严阵以待,积极调度,把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
疫情还未结束,防范仍要继续。该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在库粮食的管理,确保粮食应急供给。“去年,我市粮食丰产,粮食库存创历史新高,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维修改造,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总仓容已达11万吨。”芮志福介绍,为确保在库粮食安全,该局已加强对各粮油存储企业的督查,严格落实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库中有粮、心中不慌”。
(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