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海宁:以开放之姿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海宁,自古以来是观潮胜地,近年来,传承了钱塘江“一线潮”的磅礴气势,海宁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从单一观潮地向时代弄潮儿的高质量转变,一个大气、现代的“国际潮城”呼之欲出。4月25日,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海宁市考察学习。从投资百亿的旅游合作项目,到浙商回归的高新技术企业,再到创新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园区项目,每到一处,海宁发展的蓬勃生机都如浪潮般扑面而来。开放,是记者在此次考察中对海宁最直观也是最深切的感受。以全面开放之姿紧紧“拥抱杭州、握手上海”,叫响“不是杭州、就在杭州”在海宁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自上而下、深入灵魂的镌刻。48公里的杭海城际铁路全方位对接杭州,极大缩短了杭州城区和海宁的空间距离,加速了各种创新要素在沿线流动,为“加快鹃湖牵手西湖、潮城融入杭城”夯实了基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成立于2009年9月,总规划面积14.71平方公里,是由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海宁经济开发区共同开发建设的沪浙两地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也是沪浙两地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成立十年来,海宁分区承接沪浙两地产业导入,致力打造沪浙产业互通平台,已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进区和示范区。从承接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借船出海”到启动建设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的“造船出海”,漕河泾海宁分区蝶变的十年,正是海宁十年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此次考察学习,不仅看到了大开发、大开放的生动局面,更学到了勇创新、勇突破的全新理念。海宁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把最优质的开发平台引到家门口,把最专业的招商资源集聚到第一线,魄力和狠劲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市商务局局长陈建伟在考察学习中表示,市商务局将把这次学习考察的好经验带回去,聚焦“四大经济”,进一步整合招商力量,集聚招商资源,优化招商考核,为全市重大项目突破再作贡献。
启东:“狼性”基因激活的“拼命三郎”
奇流分海角,神迹见天工。启东,因滨江沿海、物源丰富,历史上曾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之说,以“启吾东疆”而得名。近年来,启东提出了“跑好对接浦东‘第一棒’,百强县市排名年年进两位”的目标,以闯关夺隘的气魄、舍我其谁的担当,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4月26日,我市党政代表团赴南通启东市考察学习。作为新出海口建设和对接上海的前沿阵地,启东从无到有的旅游项目开发,拥有能源装备及重型装备制造、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海洋石油钻井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板块的园区打造,以及高起点、大情怀的城市规划建设,都让代表团成员们不禁有观“浪遏飞舟”,豪情顿生之感。马不停蹄、奋勇争先的紧迫感,在“拼命三郎”启东发展过程中被时刻充分展现着。作为对南通市委、市政府“狼山脚下呼唤‘狼性干部’”要求的积极响应,即使是在当前特殊时期,拥有一支面对机遇敢抢敢抓敢拼、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的“狼性干部”队伍的启东丝毫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停下奋进脚步。位于海工船舶工业园的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是中远海运旗下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制造基地,公司仅2020年一季度销售收入便达5.25亿,预计202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韩华新能源(启东)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今年一季度同样实现逆势增长,应税销售达9.7亿元。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启东先发制人,提出了“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接轨上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口号,在与上海隔江相望的圆陀角旅游度假区里,于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的恒大童世界从无到有至有声有色,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计划2021年建成运营,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启东将自身优势基因和产业对接紧密结合,以传统海工船舶产业为基底,旅游业、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注入强大新生力量,为启东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看到了启东的冲劲足、干劲强,也感受到了溧阳与启东在干事创业思想和行动上的差距。”社渚镇党委书记方学军表示,将把此次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化为行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大江大海”时代。
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