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田野中闯出农机服务致富路
发布日期: 2020-07-12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忙碌的夏收过后是梅雨季节,竹箦镇余桥村的粮食大户陈国芳忙完农活,开始了一年中少有的“清闲”日子。今年64岁的他,自2008年开办“农机合作社”以来,吃过苦、受过累,但他秉承着“再苦再累也不放弃”的原则,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小康生活。
2008年,在外务工多年的陈国芳因为“闯不出名堂”而回到了老家。“我本就是农民,年纪也大了,还是得靠着土地过活。”听闻有人开办合作社,年过半百的陈国芳不顾家人的反对,与同乡4位朋友一起壮着胆子,成立了“竹箦镇国方农机专业合作社”,靠种植成员们622亩田以及聚集农机手给周边农户提供栽插、收割等专业的农机服务来获取收益。合作社成立初期,资金不足,陈国芳便在自己都要借钱过日子时,贷款29万元,艰难起步。随着经验与口碑的积累,第3年起,他终于不用贷款过活,并且开始小有收益。
“早前不说赚钱,自己不亏损就行。”陈国芳说,直到2016年,根据政府的推荐,购入了15台烘干机后,正式开始了他的专业“农业机械作业服务”之路。6台插秧机、4台收割机、1辆农用卡车、1架无人机。只要能助力农业生产的机械,陈国芳从不吝啬。他说:“截至今年6月,我共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引进、更新我们合作社的硬件设施。”现代机械设备的引入,减轻了人力负担,更是为陈国芳的合作社增加了不少的收益。“以前人力劳动为主,机械设备为辅,提供农机服务的范围很有限。现在我们是全机械化作业,省心省事效率高。有时,治虫这些工作只需要一天就能搞定,收入也是肉眼可见地在增长。”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陈国芳的合作社提供的农机服务辐射到余桥村周边近6000亩田地,为他带来了十余万元的经济收入。
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国芳多次感慨:“合作社能发展起来,多亏了政府对我们的扶持与帮助。”陈国芳介绍,不仅相关部门也时常动脑子帮助引进最新的机械设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在购买机械设备时,政府还有补贴,大幅减轻了合作社的负担。此外,曾经的农业“靠天吃饭”,怕旱又怕水,近年来经过治理,农村整体的环境好了,加上现代机械设备的辅助,陈国芳一点也不担心自然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下雨了不会出现水灾,麦子、水稻往烘干机一放,更不会像以前一样有发霉变质的情况。我们农户可省心了。”
近年来,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陈国芳的合作社也由原先的5名成员扩展到目前的56位成员。陈国芳不仅不再需要借钱过日子,还买了房,奔上了自己的小康之路。问他未来有什么打算,陈国芳笑了:“我也算是见证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我还是喜欢研究这些最新的机械设备,所以我肯定要继续干下去,对我而言,最精彩的人生阶段还刚开始呢。”(蒋凡)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