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徐华勤在2020年度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上倡议:生态为底 快速推进 打造长三角“两山”理念实践样板
发布日期: 2020-07-19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7月17日,2020年度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召开。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一市三省发改部门负责人和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有限公司、溧阳市、宜兴市、安吉县、长兴县、广德市、郎溪县等“一岭六县”相关领导,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绿色制造联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合作,共谋绿色发展。我市领导徐华勤、赵明出席此次峰会,徐华勤代表溧阳作交流发言。
6月5日,随着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湖州举行,长三角的奋进“鼓点”已然敲响。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抢抓机遇,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9年,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溧阳市市长徐华勤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建议国家层面以江苏的溧阳市和宜兴市、浙江的长兴县和安吉县、安徽的广德市和郎溪县,以及上海的“飞地”白茅岭农场等“一岭六县”为主体,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创新试验区,并纳入即将编制实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该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2019年重点建议。
这个建议的提出,让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太湖西岸区域的“一岭六县”看到了一条通过跨区域联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新路径。
一直以来,“一岭六县”紧密相连,既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也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如果能在共同依托区域优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冲破地区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优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生态共治共享,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将对践行“两山”理念具有样本示范的意义。
2020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15周年,安吉更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以生态的力量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直通”金山银山,正是此次峰会中“一岭六县”乃至一市三省的共识。
“要让绿色创新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的动力源。”会上,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便直言,要强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和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美丽长三角”。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杭生态经济带等多重战略规划叠加的机遇,让生态作为区域比较优势,产生“虹吸效应”,最终还是要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为目的。
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的签约共建是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标志性成果,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而在此次峰会中,以主角身份亮相的“一岭六县”正是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唯一共同交界的区域,也是长三角核心区辐射中西部城市群的重要门户所在。“‘一岭六县’应发现机会主动作为,夯实产业链条薄弱环节,将产业链向高端环节不断延伸。”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级巡视员刘培林说道。
“要抓紧启动‘一岭六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也要向着区域一体化的方向,在必须推动、能够启动的项目以及机制体制上积极快速推进,尽快把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此次峰会上,我市市委书记徐华勤的发言也备受关注,他表示,“一岭六县”是一起做事的好伙伴,更是坐在一起的老邻居,他相信,只要“一岭六县”同心同向、共同努力,一个环境更友好、发展可持续、群众得实惠、政府有收益的“两山”理念实践样板一定会崛起于太湖西岸、崛起于长三角中心地带。
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也表示,期待合作区加快建立运行机制,深入研究工作机制;期待合作区加快启动规划编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期待合作区加快启动先行区建设,着力谋划推动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实现突破、取得实效;期待长三办和一市三省发改委全力支持合作区建设,为合作区交流合作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在此次峰会上,校地合作、区域合作、产业和机制合作等3类合作的10个项目进行了签约,我市与广德、郎溪共同签订了《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生态共保、污染共治、监管共推、机制共创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高质量协同发展。
此次峰会还成立了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制造联盟并发布安吉共识。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制造联盟将围绕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主题,建立跨界联动的绿色制造服务平台,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高地。联盟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并推广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机制;大力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协作创新;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等绿色产业,培育绿色新动能。(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