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在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和延安干部学院的高度重视及精心安排下,我们在延安收获了一次成效明显的培训。我们在观察中感悟,在听讲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于知识和心灵方面均收获良多。
这次延安学习,概括而言主要有5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必须牢记一个宗旨。这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立党之本,是克服执政“周期”之宝,也是干部立身之本,是谋求内心安宁之药。我们在江苏时工作积极勤恳,来到陕西挂职,不能有歇口气、养养生的想法,而要有“五湖四海”的职业操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新的岗位,创造新的业绩,无愧于党的儿女和国家干部的身份。
我们一定要不负两地重托。对江苏而言,我们是苏陕协作的前线指挥官、战斗员,肩负后方的政治任务;对陕西而言,我们是县市领导、部门干部,肩负两地人民的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以唐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和不负韶华的使命感,统筹前后方工作,完成好两地任务,不可偏颇更不可尸位素餐!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苏陕协作工作必须做到“三个更实”。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不少差距,为此我们决心做到三个“更实”。一是心意更实,要感恩延安、感谢陕西、感激三秦人民。这“三感”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实际收获就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心意要更实;二是作风更实,看看先辈们在延安的卓越奋斗和今天的伟大事业,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发扬延安精神,做艰苦细致的具体工作,更深更实助力脱贫攻坚;三是方法更实,延安精神充满创造,我们面对苏陕扶贫协作中的实际困难,同样要以延安创造的精神气概,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来陕西工作挂职,江苏干部一定要过“四关”:一是语言关。我们可以要求当地干部说普通话,但不能勉强当地群众说普通话,语言关如果不过,那么走村入户就有了障碍;二是生活关。来到异地,生活会有诸多不便,这个时候就需要克服,不可能事事如意,因此更要在工作上加倍努力;三是心理关。出来挂职,常常会感觉得到了什么,又会感觉失去了什么,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往往会影响自己工作的情绪,这是一种心理的磨炼,必须正确调节,我们的选择是“专心挂职、相信组织”;四是考核关。国家对苏陕协作有严格的考核体系,作为挂职干部,必须要为通过考核做贡献,不拖后腿,争创佳绩,这是本职要求。
践行“五互”指示,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五互”指示为当前乃至长远的苏陕协作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学习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坚定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承前启后的一届扶贫挂职干部,我们将对照指示,逐条细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贯彻落实。
我们这次到延安,看到了陕北好江南的延安,感受到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证明了我们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值得我们爱护、爱戴、爱惜!我们将立足自身岗位,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得实惠,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作者系溧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上兴镇党委书记,现挂职陕西省汉阴县委常委、副县长。)□ 夏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