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竹箦镇姜下村:小康生活“配送”到家
发布日期: 2020-08-18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凌晨一点,大多数人已沉浸梦乡,竹箦镇姜下村的姜下食品配送中心里却是灯火通明,妇女们熟练地按照手中订单分拣菜品,而年轻小伙则忙着将已检验核对好的菜品装车,配送到订单单位。在姜下村委与该村“丫丫家庭农场”合作的两年时间里,不少村民也将幸福的生活“配送”进家中,在家门口感受小康的“甜”。

姜下村地处竹箦镇西北部,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村里仅留下一些老人与孩子。2018年6月,新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吕岗华在走访困难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村里有个占地500余亩的种养殖基地“丫丫家庭农场”,其种植的蔬菜瓜果品质好、产量高,主要配送至常州监狱近万人的食堂,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销售渠道,所以农场产的优质农产品很多卖不出去无法获得好的收益。吕岗华灵机一动:“如果我们村委与丫丫家庭农场合作,综合利用他们自产农产品资源进行市场推广与销售,那不仅可以解决农场销售难的问题,还能给咱们村集体增加收入。”说干就干,2018年下半年,村委与丫丫家庭农场迅速商定好合作模式,并共同组建“姜下食品配送中心”,雇用村里闲散劳动力组建配送团队,实现菜品从田地、市场到厨房的配送服务全过程。

配送中心每天的工作分为十几个步骤:订单分类、分类采购、农药残留检测、分拣核对、装车配送……由于工序繁杂且需保证菜品新鲜,绝大多数工作都在夜间完成,因此配送中心的员工均为姜下村村民。姜下食品配送中心的负责人闵志俊介绍说:“雇用员工时,我们优先选择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村民。目前我们的配送团队中有5人是本村的退役军人与大学生,4位捡菜人员都是本村妇女。在这里工作不说有多赚钱,但起码收入稳定。”23岁的退役军人熊迎港是配送员之一,他笑着告诉记者:“配送中心成立后我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在家门口就业,每年还能有近8万元的收入,我每天都挺有干劲,小日子也过得很滋润。”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家庭农场种植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全部订单。“咱们自产的农产品种植都是统一生产技术与种植标准。既然自产菜量不够,那就把技术教给村民,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啊。”吕岗华说,2019年下半年,村委推出“姜下蔬菜种植试验田”项目,流转村里近30亩土地免费给村民承包种植。闵志俊同时负责试验田工作的开展:“我们配送中心根据订单情况,提前给农户们做好种植计划,并由种植基地的专业人员给予技术指导。等菜品成熟,配送中心会帮助村民销售,中间的利润全归村民所有。”

吕三保是姜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平时靠种地、打工年收入大约3万元。去年下半年,吕三保加入了蔬菜种植试验田项目,他说:“我们农民一辈子就靠土地过日子,现在菜种出来有配送中心帮着卖,半年时间我就结算到6万元,和以前比收入翻了好几倍呢。这个项目我肯定会继续参与的。”看到参与蔬菜种植试验田项目的村民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主动加入到其中。

“我们配送中心主要将农产品销往医院、学校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去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其中上交村集体31万元;今年预计到年底销售能有1000多万元,届时我们将给村集体带来近80万元的收入。”吕岗华表示,配送中心上交村集体的这笔收入将用于姜下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以及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通过配送中心以及蔬菜种植试验田项目的不断推进,姜下村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村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更多了。

说到下一步计划,吕岗华满是憧憬:“我们打算再扩大试验田种植项目,同时大力发展竹箦风鹅厂,让村民参与本地鸡、鸭、鹅、鱼等养殖项目,将我们农村配送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给村民们提供更多增收的渠道,让家家户户在家门口奔小康!”(蒋凡)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