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
金秋的溧阳,迎来了又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正值国庆与中秋双节到来之际,9月30日,我市举行“青蓝传薪火,逐梦十四五”2020年第三期企业家焦尾琴沙龙,市领导徐华勤、叶明华、潘云芳、狄立新、邵钦华、严俊、刘佩、张爱文,以及上上电缆、金峰水泥、江苏华朋等34家企业的37位企业家出席此次沙龙。
“今年恰逢双节相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第三期焦尾琴沙龙,邀请各位企业家一起聊一聊‘十三五’期间经历的风风雨雨和取得的成绩,也谈一谈对‘十四五’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各位企业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座谈会由代市长叶明华主持,叶明华的开场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赢得在座企业家的热烈掌声。
传承好基因 接出新天地
“今天来了不少父子兵!”在此次参加沙龙的企业家中,有几位格外引人瞩目,他们是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和总经理丁志鸿,金峰水泥董事长徐贵生和总经理徐云飞,还有江苏华朋的董事长钱洪金和总经理钱俊。这三对企业家父子的到来,正是呼应了本次沙龙的主题之一——传承。
接班,不是每个企业的常态行为,但却是企业能否实现顺利过渡、基业长青的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随着早期的第一代创业者们步入暮年,企业传承的大幕早已拉开,培育下一代接班者被提上了民企发展的重要日程。
上上电缆总经理丁志鸿正逐渐从父亲丁山华手里接过的企业,是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的绝缘线缆龙头企业。对于丁志鸿来说,坚守主业是父亲给他的“传家宝”,是决不能丢弃的。“作为新一代,除了要善于学习创新,我们更应该继承父辈在干事创业中勤奋、吃苦、实干的精神,脚踏实地做好产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上上的名片擦得更亮。”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一辈子做一根电缆,想来,这种品质基因在丁志鸿这位上上电缆未来掌门人这里,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同样在接班过程中不断带领企业闯出新天地的,还有金峰水泥总经理徐云飞。从参与企业管理开始,徐云飞就有自己的焦虑,他清楚地知道:基建和时代的红利不会一直有,因此为企业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成了徐云飞关注的头等大事。2010年,随着金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金峰水泥正式涉足房地产领域。如今,在徐云飞的领导下,金峰房地产已经是“江苏省房地产行业综合实力50强”单位,拥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这种创业型继承虽然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但是也让企业在不断传承创业一代的企业家精神的同时,找到新的发展轨迹。
在溧阳,一批批年轻有为的“创二代”在继承父辈的财富基础上,不仅实现了企业家的交棒,完成着产业的传承更迭与企业家精神的接力,还推动了体系和团队的过渡,并找到企业的新赛道。也正是这样的接力,让民营经济的车轮有了滚滚向前的持续动力。
创新做产业 激发新活力
生态一直是溧阳发展最大的本钱和底色。近年来,随着生态作为基础变量与产业、科技、人才、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等发生聚合裂变,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被生态吸引来到了溧阳,中科海钠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科院物理所电池团队技术转化公司,中科海钠所研究的高性价比钠离子电池,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互为补充,目标是铅酸电池替代市场和大规模储能。目前,中科海钠已经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钠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车和世界上首台百千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电站。
中科海钠总经理唐堃表示,在来到溧阳三年的时间里,亲清的政商关系是他对溧阳营商环境最大的感受,在溧阳,他和他的团队能够放开手脚、专攻主业,这与江苏中关村及相关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服务是分不开的。“当前,国家层面非常注重储能领域,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纯电驱动、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进步,驱动了万亿的新兴市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积极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在规模放大、产品推广方面下大功夫,把好技术转化成好产品,努力取得好市场。”唐堃说道。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公司主导产品是自主研发的高尖端的太阳能电池单、多晶制绒辅助品和晶硅太阳能电池体缺陷钝化设备Anti-LID,属国内首创,目前国内客户市场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海外市场覆盖率已达到50%以上,居全球第一。
“当前溧阳在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上发展势头强劲,优势企业也很多,如果能将这些优势企业串珠成链,系统形成智慧电动城市等中国县域经济改革创新的试点或品牌,必将对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更强的助力。”时创能源公司总经理符黎明作为溧阳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军人物,不仅致力于研发并获得了很多专利成果,对于“十四五”期间,溧阳如何在新基建浪潮中利用产业优势、获得有利地位,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产业创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我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比从70%下降到21.7%,以先进制造经济、高端休闲经济、现代健康经济和新型智慧经济为主体的“四大经济”占比提高到51%,产业创新正在为溧阳实现发展动能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做好三传承 实现三创新
“今天来的都是‘家人’,聊的都是‘家事’,为的都是‘家业’。”市委书记徐华勤在沙龙中表示,溧阳撤县设市三十年来,企业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今天,企业所面临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和无法回避的话题。
徐华勤同时指出,溧阳的发展既依托于传统企业、本土企业的中坚作用,也离不开创新企业、引进企业的崛起力量,这些作用和力量共同支撑着今天的溧阳站上了发展的新起点。
自“四大开发”起,三十年来,溧阳一直行进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放眼“十四五”,溧阳向着实现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的美好愿景不断迈进,作为愿景实现的坚实支撑力量的企业群体,传承什么,如何创新,无疑是关乎企业自身和溧阳城市发展的大事。
对于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徐华勤认为,二者应该是融为一体、互为促进。沙龙上,他更以三句话寄语全市企业和企业家:一为传承的是精神,创新的是格局。“十三五”期间,我市一直强调企业家精神,“团结、实干、开放、创新”这八个字概括了溧阳三十年来走过的路,并可以指引溧阳在未来三十年里走得更远。企业既要能走出去,拓展市场,也要能把其他的产业需求吸引过来,让传统企业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二为传承的是财富,创新的是事业。在家族传承型企业中,许多优秀的二代企业家走到了台前,培养好的接班人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并且越早行动越好,老企业家要放手让年轻人去干,做到小问题不要管、中问题可提醒、大问题帮一把,让二代企业家迅速成长起来;此外也可以选择交班给职业经理人。无论何种方式的接班,企业都要通过创新,实现事业追求、达成事业成就,开拓新的事业方向。
三为传承的是希望,创新的是责任。希望就是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都能为溧阳创造美好,为中国创造美好。其中,责任即为价值创造者要努力做到让企业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力,保证核心技术安全;在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同时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风气,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溧阳,奉献自己的力量。(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