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千余寒门毕业学子全部带动家庭脱贫
15年“朝阳助学”, 知识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
发布日期: 2020-11-01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我不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日前,在市慈善总会举行的“朝阳助学”大学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上,强埠小学老师顾珍的一番话,让现场感同身受的大学生们含泪鼓掌。

顾珍出生后成为一名弃婴,后被贫困老人收养,老人亡故后又被另一位孤老领养,是政府的资助与邻居的接济才读完高中。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顾珍却为4年无法着落的学费暗自流泪。村里有人建议她面对现实及早嫁人,好照顾养育她的老人。老人听后当面呵斥。就在顾珍一筹莫展时,市慈善总会把她列入“朝阳助学”名单。顾珍每学期靠6千元助学金与勤工俭学,终于完成学业并考上教师,从而实现了人生志向与赡养老人的心愿。

来自老区社渚镇的潘国强,因父母贫病结合而从小饱受生活苦难。他靠边干农活边勤奋读书而考上苏州大学,并得益于“朝阳助学”而完成学业。毕业后,潘国强凭借所学专业,果断返乡自主创业。他说,这样既能照顾父母,又可带动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在政府创业基金的扶持下,潘国强成功创办了家禽养殖场。两年多来,他不仅实现了家庭脱贫致富,还被选拔为村团支部书记,为村里实施致富项目奔忙。

我市经济相对发达,家庭贫困的症结,主要是因病因灾及贫病结合等所致。座谈会上,贫困学子们分别以他们苦难自强的经历,励志回报社会的故事,让记者为之动容。

据市慈善总会会长夏国浩介绍,面对特殊贫困群体,市慈善总会自2006年成立之时起就把“朝阳助学”列为总会开展的六大工程之一,并向社会作出承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截至2019年底的15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80人,发放慈善助学金2276万元。通过回访了解到,共有1260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成为医生、教师,有的实现了自主创业,有的在各大城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整体的就业创业,达到了资助“一个孩子完成学业,拔掉全家穷根”的初衷。

贫困学子能毕业就业,源于助学动态管理中一项“约束机制”。据介绍,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避免少数受助学生产生“理所应当得救助”和“马马虎虎混毕业”的心态,出现一学期多门功课不合格现象,市慈善总会出台助学管理规定:对一学期出现挂科的学生,总会将对其善意“提醒”;若连续两学期出现挂科,将取消其受助资格。同时,又与受助学生签订了《爱心传递承诺书》,约定在受助学生有能力时,将受助资金返捐给总会,接力资助其他贫困学生。这一“返捐机制”既让受助学生知恩、感恩社会,又形成新的“爱心接力”。

两个机制非常奏效,多年来,除5名挂科学生受到暂停资助外,其他学生皆出色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其中有9人在每年资助万元的特殊政策下考上研究生。而步上就业岗位或创业之路的学子,大都结合自己的职业,给予弱势群体关爱与帮助。

据悉,“朝阳助学”项目以“资助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的显著成效,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李金堂)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