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他们在路上,我们也在路上。他们已经出发60年了,我们用6年的时间能赶上他们吗?”12月12日,由市政协主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天边》溧阳品读会在市融媒体中心举行。市政协主席狄立新,市政协副主席蔡金龙、唐华新,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国平出席活动。
品读会上,市政协主席狄立新、部分支边老人、《天边》一书作者邓超和沈佳宾参与了访谈。狄立新表示,《天边》是市政协文史工作的创新之作,这本书好在致青春、存历史、警后人、现亲情,生动展现了老一辈支边人的悲情、爱情、亲情和豪情,真实记录了他们建设边疆的不平凡人生。书的出版发行,离不开参与采访的作家、摄影家和编辑工作者,他们创作出了一部具有生命力、传导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同时,狄立新感谢市融媒体中心精心谋划、精细执行,为溧阳打造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事。
作家邓超表示,溧阳青年用青春和热血支边援疆的光荣历程,历史必定铭记,家乡人民也不会忘记。面对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他愿意做一个不合格的记录者。“六年采访对作者自己也是心灵洗涤的过程,是自我价值观的升华过程。希望《天边》给读者带来感动的同时,能触发内心的动力引擎,那就是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动力,挥洒青春、成就梦想的动力。”摄影家沈佳宾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支边青年代表、援疆工作者代表和文艺界代表畅谈读后心得,表示要传承支青精神,担当时代责任,向支青和援疆工作者致敬。
最后,市政协领导还向市融媒体中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和协会赠书。
据了解,今年10月,市政协在新疆乌鲁木齐和尼勒克县分别举办了《天边》首发式和赠书送乡音活动,受到了当地读者和溧阳支边同志的热烈欢迎。
《天边》一书由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采写。邓超、沈佳宾两位同志历时6年,行程过万里,采访数百人,主要记录了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蜂场和乌鲁木齐市油运司的溧阳支边人员的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他们支援边疆的初心和建设边疆的使命。(韩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