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溧城街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市委“生态品质巩固提升年”工作主题,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开拓创新,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持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围绕街道中心工作,补齐党建短板,提高干部素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书记领学、党员交流、邀请授课等方式,开展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学习。系统谋划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以庆祝表彰大会、城市主题党建馆开馆仪式、“百名优秀党员、百个先进事迹、百个视频展播”活动,营造百年华诞浓厚氛围。紧盯村委换届中“苗头性”问题,密切关注化解,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攻坚战。持续发挥“墩苗”讲堂、“平陵策论”等平台作用,制定出台街道青年干部三年培养计划,提升年轻干部综合能力、攻坚能力。常态推行党员“四星”考评制度,试点推行党员红黄榜制度,强化党员示范带头作用。
二、大力推进城乡融合。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征收工作机制,规范征收行为,充分运用综合执法力量,助力征收工作。高质量完成芜申运河、罗湾西路、庄家村安置小区等房屋征收任务;完成平陵西路、永平大道沿线等地块的企业征收任务;全面完成焦尾琴公园、芜申运河、清安片区等地块的土地征收。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根据我市发展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东片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确定开发边界、征迁范围和保护性空间,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项目推进做好保障。针对保留村庄,加强特色田园乡村管理运营,加快美意田园行动步伐。在财政投入方面,进一步向乡村振兴方面倾斜,努力把城东片区打造成我市城乡融合示范区。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目的,对老城区进行功能完善、产业升级,提升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
三、持续深化社区治理。继续总结推广“撤村建居”工作经验。围绕“科学改、优化设、有效治”,完善“4335”工作法,做好北水西村撤村建居后续工作;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调优福阳社区规模;进一步深化庄家、罗庄村、长阳村等7个原“村改居”股份制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公共治理由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型。完善“四融四美”社区治理路径。加大社区治理投入,继续实施北水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改造,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活动平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智能化能力;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出台楼长志愿者礼遇办法、党员三评办法、三社联动激励政策,建立“小会堂”多方协商规则,强化“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机制。推广“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整合12345、网格化、数字化平台,对网格范围进行优化调整,使网格与党建、百议堂等功能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网格内“三官一律”挂钩联系,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全科社工+专职网格员”工作体系,实现一张网管到底;实行基层矛盾纠纷“说事评理”化解法,降低信访发生率,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持续涵养城市经济。坚持将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围绕“繁荣三产”,补齐品牌酒店、高端餐饮、夜间经济等产业短板,招引和推进齐发力,发展和服务同步抓,引进现代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业内大型知名餐饮企业2家以上。紧盯高铁沿线建筑业总部楼宇,加快盘活存量楼宇,落实奖补政策,引导创新经济、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亮点。
五、常态抓好文明城市建设。着重做好“四个一”,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落实一个机制。针对疑难问题,建立多个部门综合协商处理机制,明确权责,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行综合执法进小区,填补管理漏洞。建好一支队伍。完善网格管理体系,夯实长效管理责任,进一步配好机关部门工作人员、街巷长、楼道长、网格长、志愿者等力量,织好一张网、用好一批人,推进小区管理精细化。扭住一个关键。优化物管小区管理考核机制,以奖励激励物业服务提升,以淘汰倒逼物业公司履职。通过“市场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完善一批设施。在新建小区规划建设时,合理考虑非机动车停车位、停车棚、公共晾晒区等居民需求;加大老旧小区设施改造投入,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消除安全隐患,美化居住环境。
六、创优提质政务服务。坚持不懈创优政务服务,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实施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推进便民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线上服务平台、线下实体服务大厅融合发展,提升全科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巩固提升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开辟绿色通道,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尺”,让高效便捷成为溧城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