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齐抓共管,在防汛减灾上保完胜。持续加强雨情、水情、工情分析,提高预警能力,科学调度工程。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借助河长熟悉河道、区域水情和周边生产力布局的优势,统筹抓紧抓实防汛防旱及防台的应对工作,必要时请相关河长调配各类资源。同时,进一步做好北河整治、新昌河枢纽、胡桥撇洪沟等市重点防汛工程的前期工作。
(二)先行先试,在规划布局上谋新篇。高站位谋划顶层设计,把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抓住当前“三区三线”划定、“三调”成果调整、生态红线完善的机遇期,9月底完成编制,年内具备报批条件。高质量完成前期工作,对照2021年全市水利重点工程投资计划安排,原则上处在可研阶段的在8月底完成,确保汛后全面开建。高效能推进计划统计,按照水利部今年全社会水利投入不能比去年降低的要求,积极协调,加快投资计划执行,提升水利统计工作能力,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及时发挥投资效益。
(三)全力攻坚,在重大项目上求突破。始终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组织管理力度,合理划分事权,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加强督查,确保城乡供水治污等民生项目真正惠及民生。全力服务保障好南渡赛得利、天目湖中再生、经开区时创等重大项目建设,考前服务、跟踪对接,确保及时完成审批及相关建设。
(四)突破传统,在移民后扶上增光彩。移民后扶一直是我市水利工作的亮点之一,多次得到部、厅的表扬和表彰。今年我市移民工作思路是“加强移民村产业扶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完成今年5个扶持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传统思维,突出产业扶持的方向,加强谋划、储备一批特色产业扶持项目。
(五)多手发力,在生态治理上树标杆。切实发挥河长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考核作用,探索完善“警长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等工作模式。持续开展河湖库“两违三乱”“四乱”专项整治,完成2个五好河道建设,创成3个小微水体河长制示范村(社区),完成337个问题小微水体整治,将7167个小微水体纳入长效管护体系。
(六)固强补弱,在监管效能上勇创新。做好水行政许可事项的调整、承接和下放工作,抓好河道、水库、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等重点领域的常态化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围绕强监管工作重点,修订河道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信用体系、水利工程合同、水利资金、水资源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和监督检查办法,规范涉河项目审批、全过程监管和防洪影响补偿制度的执行,净化水利建设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水利工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国家级和省级水管单位创建。强化水行政执法和追责问责,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