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水利局
2020年6月15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利职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正以过硬的水利成果致敬“两大突破年”和“撤县设市”三十周年。
当前,传统水利渐成体系,大溪水库水位恢复、芦荡河整治二期等正全速推进;现代水务稳步提升,正由建设期顺利转入运维期。防汛防旱进入临战状态。河长巡河治河成效显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涉水执法、节水型载体建设、水管单位创建等行业监管亮点较多。
一、严阵以待,扎实做好防汛准备
紧紧围绕安全度汛目标,扎实做好汛前检查和汛前准备工作,不因疫情而降低标准、放松要求。
(一)全力消险。市、镇两级对河湖堤防、水库、塘坝、涵闸、泵站、在建工程、涉水项目及易淹易涝点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共计发现流域性河道堤防险工13处(其中超高不足7处、外塌5处、排水涵闸门渗漏1处),非流域性河道堤防险工38处,闸站类险工隐患20处。截至目前,已消险56处,15处已落实应急措施和责任人。此外,排灌机电维修养护调试已经完成,城区排水管道疏通等工作正按序时进度推进。市防办从4月起,不定期组织险工隐患处置情况督查,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促进各地加快处置。
(二)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防指成员单位,明确了挂钩责任制和市级机关部门防汛挂钩责任制度。市防指全面修订了成员单位职责,落实了各镇(区)重点防汛防旱工程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并公示了全市三千亩以上圩、水库和重要塘坝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名单以及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全市防汛防旱责任状已签订下发。
(三)提升能力。市级储备的麻袋、编织袋、草包、木材、块石、铁丝、柴油等必要抢险物资全部补充到位。成立各类抢险队伍347支,总人数7852人,全部登记造册。对全市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防洪预案、防台预案等进行了修订,涉水重点项目跨汛期施工的安全度汛方案也已全面启动,大中型水库及城区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工作本月可完成。全市水文测报系统、水文设施已完成维护保养工作,镇级防汛视频会商建成投运。当前,市防指正在加快社会抢险机械、物资等资源调查登记,着力构建完善防灾减灾社会支撑体系。
二、调整思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紧扣转型,调整思路,在持续完善防汛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城乡污水治理、水源地保护等城乡水环境治理项目。
(一)防汛项目提档升级。2016年以来,我市集中实施的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城市防洪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和集镇防洪等一批重点防汛基础设施已全面投运,防汛短板不断补长。今年,新建汤桥集镇上下桥排涝站、南渡集镇防洪墙、芦荡河西岸加固等工程的主体已完成,基本具备防洪运行条件。大溪水库恢复运行水位工程中的取水口改造项目已经开工,6月底可基本完成;沿湖道路改线已经完成、征迁工作正在推进,大溪水库恢复运行水位、增加调蓄能力外在条件日趋成熟。续建上兴工业园区水系调整下游连接段优化工程,正在积极协调土地征迁事宜。
(二)水务项目扎实推进。区域治污方面,埭头、南渡、花园污水处理厂均通水运行,社渚污水处理厂安装调试,四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约330公里,已敷设到位并投入运行。42个一体化泵站、11个传统泵站已全部建成。建制镇污水纳管工程已基本建设到位,累计敷设污水管道约76.5公里。农污治理方面,采取相对集中方式治理村庄538个,新建617套分散式污水处理主体设施和571套净化槽设备,接入区域污水管网村庄63个,目前已实现全市行政村污水治理全覆盖,规划发展自然村治理率95%以上。剩余天目湖134个村,预计在本月底同中建水务谈判完成认质核价后,即可开建,年内可完工。南部山区供水方面,已于春节前完成了戴埠至横涧主管网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天目湖水厂建设前期工作。此外,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形象进度30%;市中心水厂深度处理形象进度35%;埭头污水处理厂老厂区提标改造已立项,即将发布招标公告。
(三)水源项目稳中有升。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高关岭等7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天目湖镇平桥村青山大塘及吴村三亩冲塘治理工程等已全面开工建设,形象进度约50%。此外,《溧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已报市政府审批,并以日常巡查和联合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整改相关水源隐患问题。
(四)农水项目进展较快。常州市农水补助项目共4个单项,目前均已完工。本级农水工程共14个单项,除天目湖镇深水坝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外,其余已基本完工。此外,芜申运河南渡段圩堤达标建设已完工验收,46条农村河道及170座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总形象进度90%,南渡镇韩家沟综合整治和别桥镇古渎村车家河综合整治水下部分已完工,埭头镇新跃河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即将完成。
(五)移民项目助推振兴。我市今年批复移民项目9个,其中,后扶项目4个,资金1183万元;大中型水库结余资金项目2个,资金4422万元;历年结转结存项目3个,资金948万元。受疫情影响,仅完成初步设计,其中5个项目已批复或正在批复中,其余正在审查尚未开建,目前正全力推进流程,争取年底完工率不低于80%。所有项目均以村庄环境治理为主,实施完成后,将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三、多手发力,着力提升监管水平
切实发挥“河长办”的协调作用,持续推进“两违三乱”整治,去存量、遏增量,《关于下发省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湖第二批主要违法行为问题清单的通知》中我市长荡湖涉及的3处违章点(新建生态湿地公园、溧阳市建才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信号基站)已全部整改销号,《关于下发溧阳市大中型水库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问题清单的通知》中溧阳违章点62个,现已整治完成21个,剩余部分力争9月底完成。科学运用市场机制,区域治污、农污治理等项目已从建设期向运维期过度。积极落实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深化“溧阳模式”,争取6月底完成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切实维护水事秩序。强化重点工程、重点河道、重点领域水事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1-5月份共计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0起。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督检查。
四、落实责任,持续强化作风建设
一是采取“线下”“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廉政教育,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省水利厅关于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多层次、全方位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并交流学习心得。二是制订了全年工作考核办法,把作风建设再次列入各部门的全年考核之中,落实“一岗双责”;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落实同部署。三是制定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局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要求,从严管理。四是开展警示教育,邀请纪委监委派驻组汤组长分析身边酒驾等典型案例;组织收看市法院对受贿、诈骗等罪犯的庭审视频。五是开展违规吃喝和烟(卡)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制定我局“回头看”方案并开展自查自纠。
五、对标找差,深刻剖析自身不足
(一)防汛短板依然存在。从工程方面来看,中河、北河仍未系统治理,沿线隐患没有彻底根治;芜申运河城区段“五改三”未实施,存在明显的束水现象;面对我市“上压下顶”不断加剧的形势,现有工程能力和调控手段仍显薄弱。从非工程方面来看,今年干部变动较大,部分镇(区)领导没有防汛实战经历,也没经过系统培训和演练,对指挥调度和防汛抢险等基本情况还不是十分熟悉;紧急抢险、紧急转移、紧急救助等非常规措施涉及多部门,如遇超标准洪水,联合行动的协同性有待考证。
(二)工程进度不够理想。受年初疫情影响,所有项目启动较晚,但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传统水利项目进展较为有序,均达序时进度,但PPP项目受资金、人员、设备限制,加之央企的办事流程冗长和各方矛盾的频现,工程进度远低预期。如农污治理方面,因中建水务需核实总投,天目湖剩余134个村至今未开工。
(三)系统治理仍需加强。近年来,我局通过实施城乡污水治理、骨干河道疏浚、农村河塘清淤、城区排口整治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加之调控手段的多样化,城乡水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但水环境整治涉及市政、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尽管相关部门已探索了上下联动巡查推进等措施,但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仍未形成,河道水污染等突出问题、难点问题还需进一步破解。
(四)“两违三乱”整治较难。自去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执法,去存量、遏增量,圆满完成“两违三乱”年度整治任务,特别是长荡湖32个违法点,全部整改到位,完成省级销号。今年省下发我市的遥感图斑有疑似违法点62处,主要位于沙河、大溪、前宋、塘马以及横山(溧阳境内)等大中型水库,涉及公共基础设施、民用设施、旅游开发项目等。从前期核查看,部分违法点整治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虽已划界,但部分区域土地没有征用,我们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部分违建时间久远,体量庞大;高压铁塔归属权为上级电力公司。如不能先行处理,下一步可能列入省第二批“两违三乱”整治名单。
六、协力同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一)夯实措施保民安。一是消除隐患。充分利用主汛期前有限时间,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开展再督查、再落实,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制度,确保主汛前全部整改到位。特别是剩余15处一时无法消险的,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抢险队伍,现场储备抢险物资。二是加快建设。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参建各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施工导流建筑物、水下工程等重点部位施工进度满足安全度汛要求。三是夯实基础。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型企业人员优势和施工企业机械装备优势,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加强培训演练力度,提高抢险实战能力。增储补足防汛抗旱物资,合理布局仓储地点,重要防护对象、重点险工隐患要现场储备。充分发挥“老水利”、“老防汛”的作用,平时出主意,战时当参谋,决胜主汛期。四是安全运行。严格遵守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履职手册和“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指南,并妥善处理好防洪保安与蓄水兴利的关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调度方案运行,做到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出偏差。五是形成合力。把责任制“落实到工程、具体到岗位、明晰到人员、纳入到考核”,形成闭合、完整、牢固的责任链条,严明纪律、严肃追责。特别要加强军地协调联动,为他们参与抗洪抢险提供必要条件,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二)多措并举抢进度。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计划、合理调配力量和加强督查考核四个方面齐发力,力争PPP项目全面完成并正常运行。继续推进大溪水库水位恢复、芦荡河治理等建设,指导督促各乡镇做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进度慢、困难多的重点工程和建设任务重、技术力量弱的地方,加强技术力量支持。同时,与发改、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对接,合力解决建设中征地、移民、资金等突出问题。
(三)积极协调促履职。河湖治理最终还需属地负责,要把河长工作责任与属地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切实提高河湖动态监管效率和管护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置新增“三乱”、“两违”问题,在清理整治违法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违法增量。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好各方参与的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强化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不断汇聚治水护水的更强力量。
(四)依法依规抓管水。不折不扣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全面深化“放管服”。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加大涉水执法力度。规范和完善节水型社会资金使用和管理,巩固和提升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效。打造“溧阳模式”升级版,通过水管单位和水利风景区达标创建等载体,进一步提升小水库运管成效。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督检查,提升帮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