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1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全面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局党委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持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行政办公会,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二是加强督办考核。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卫生健康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并通过督办考核,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民主决策
一是建立和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订《溧阳市卫生健康局重要事项议事规则》、《溧阳市卫生健康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程序合法。
二是严格重大行政决策评估论证和合法性审查。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坚持组织开展稳定性、廉洁性风险评估论证,切实将行政决策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同时,组织对决策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行政决策内容合法。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审查工作。在局重要决策事项出台前实行合法性审查,2021年以市卫生健康局名义发文的文件共有133份,经查均不属于规范性文件。
四是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担任局机关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卫生健康重大行政决策的咨询论证和合法性审查,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内容的合法性。
(三)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述法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举办法制讲座、开展以案释法、视频培训等普法方式,认真学习宪法、党内法律法规及卫生健康法律法规。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将领导干部推进和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任务作为履职的考核重要内容。
二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了“健康溧阳”依法执业、诚信服务知识竞赛,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依法执业水平和诚信服务意识。并结合办理的相关行政处罚案例,围绕案件事实、证据程序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释法说理,向上级条线和市司法局认真遴选上报3篇“以案释法”的典型案例,努力把行政执法等涉法工作过程变成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的过程,努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建设。
三是利用国家宪法日、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等为契机,开展医务人员卫生健康法律知识学习。深入学习宣传《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今年以来,按照省、市普法办的要求,市卫健系统3000余人开展了网上无纸化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做到依法执业和依法行医。
四是积极营造普法依法治理的浓厚氛围。一是在溧城卫生院和马垫卫生院新增了二处法治阵地建设。二是通过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普及法律知识等方式,大力营造法治创建的浓厚文化氛围。
五是开展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在社区和企业举行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构建安全就医环境”为主题的3场打击非法行医法律法规培训以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班。
六是加强卫生执法宣传报道。全年28篇稿件被主流媒体和上级部门录用。多方位的普法活动,为卫生健康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规范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定期上报并在网站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1-11月共拍摄执法视频500多段。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均进行法制审核。全年开展法制审核并通过局案审会的行政处罚案件16件。
二是优化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审批。在2019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建设项目竣工卫生认可书》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审批事项合并办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新举措——取消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评价报告专家评审,简化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程序。二是继续推行“一件事”改革。“出生一件事”作为常州试点,在妇保院设立一件事专窗,主动引导办事群众办理,办结事项52件。三是优化不见面审批。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审批事项上真正做到不见面在线审批。企业通过网上申报,窗口实行网上审批,审批通过后企业自行打印回执,办理不见面审批事项123件。四是继续实行合并办、预约办、保姆式帮办等服务,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650件,所有办件均按时办结,限时办结率100%,没有发生一起错办件和信访投诉件,塑造了卫生健康的良好形象。
三是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制定了卫生执法双随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完整的被监督单位数据库和执法人员数据库。严格按照“双随机”工作要求开展行政检查,全面完成了双随机检查任务,并及时上报公示相关信息。全年完成“双随机”检查215家,对抽查中发现的33家不合格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全年行政处罚69件,处罚金额113.1万元。无证行医移送公安1件。组织行政处罚案件听证2起。全年无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执法人员无执法违法行为,未收到书面检察建议或检察监督意见、执法监督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在法治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个别医疗卫生单位法治工作机构和法治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新形势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是少数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普法活动在形式和手段上还有待于改进。
三、2022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破难题,不断拓展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全过程,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不断强化党政同责和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推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完成。
(二)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及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规范性文件动态化管理,及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完善卫生行政复议和卫生行政应诉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信访衔接机制。
(三)大力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重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复杂疑难案件论证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行政人员、执法人员、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法治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依法履职、依法行政、依法执业、依法治理能力。
(四)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把落实学法制度作为提升卫生健康法治水平基础性工作,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及各类纪念日、宣传日等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