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1年和十四五期间,溧阳局将始终如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持“生态创新、绿化发展”之路,力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力争“十四五”开门红。围绕“一个核心”:环境质量改善;紧扣“两个目标”: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三大战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四项工程”:污染防治攻坚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工程,为十四五推动溧阳高质量发展、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按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在全国提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溧阳生态环境工作也要在全省处于这样的地位。
(一)全面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继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工程(水、气、土)
1.蓝天保卫战:以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夏季及秋冬季)PM2.5及O3为主要因子,协同治理,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到2035年PM2.5达到35微克/立方米(达到标准),优良率初定82%。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为突破,重点实施一批治理工程、落实一批管控措施,确保PM2.5浓度、优良率达到年度考核目标。
2.碧水保卫战:围绕“十四五”国省考断面及饮用水源“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目标,确保优Ⅲ比例100%。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紧盯我市水环境治理焦点、难点,深入开展系统治理:一是中关村片区明年启动系统调查、治理,考虑新建污水处理厂;二是各入河排污口的系统治理;三是天目湖上游与广德、郎溪联合开展污染源调查治理;四是开展天目湖流域水质提升新一轮三年治理行动(2020-2022年);五是推动各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绿岛”建设。
3.净土保卫战:围绕土地安全利用、分级管控目标,以固体废物控增量、减存量为重点,推进土壤污染治理。计划明年起与城管局联合开展“无废城市”创建,目前已委托中国城建研究院编制创建方案,加强各类固废综合利用和处置,充分利用水泥、建材、冶炼企业消纳废渣、粉煤灰、脱硫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固废。培植中材环保、柳晶环保、金峰水泥、腾业建材等重点企业,提升服务为常州地区固危废处置能力。
(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及习近平“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思想,严守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修复,在此过程中践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三年后按创建方案现场核查效果),为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同时,配合开展城管局开展公园城市创建(8大公园、1路2廊);农村环境提升:“两清两拆”(清垃圾、清河塘、拆违章、拆围墙)。生态保护:与安徽区域联防联治机制。生态价值转换:逐步构建天目湖流域生态环境容量评价体系,核算生态治理工程生态贡献值,开展以水环境指标为重点的生态交易试点,形成若干生态资源交易与生态环境提升协调互动的典型案例,为完善生态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生态银行、构建生态产品价值体系提供探索经验。
(三)能力水平提升工程
1.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完成金峰水泥循环产业园6万吨危废、腾业建材处置生活污泥1600吨/日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固废处置能力。逐步推进二污厂、南渡、埭头等污水处理厂湿地“绿岛”建设;分期完成金峰、天山矿石输送廊道,项目建成后,可每天减少几百辆重型汽车作业,有效改善周边环境。
2.装备保障能力提升(环保系统):以推进大数据、预警预报等新技术应用为引领,统筹推进重点污染物收集处置、监测监控、应急处置和执法监管等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车辆、服装、检测设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装备保障能力。
3.干部专业能力水平提升:进一步优化执法队伍内部机构和人员配置,健全和落实环境执法各类制度程序,不断壮大环境监管执法力量,提升环境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能力。既包括环保系统内干部专业能力提升,也包括乡镇环保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原网格化的网格员基本虚设),加强乡镇环保队伍建设。
(四)全面从严治党工程
围绕“两个安全”(生态环境工作的安全和生态环境人的安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打造环保铁军。确保生态环境工作的安全,即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保领域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生态环境人的安全,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队伍人员安全。把生态环境人的“辛苦指数”变成百姓生活的“良好环境指数”。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勇争一流,为溧阳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