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今年以来,溧阳市行政审批局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新的工作动力,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基层审批服务便民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强化为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开放式、一站式、综合性的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平台。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服务规范有标准溧阳市全面整合各镇(街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制定下发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标准,从工作职能、场所建设、服务标准、运行机制、网络延伸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印发为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对工作纪律、办事制度、服务指南、日常管理、监督考核方面的要素进行全面规范。目前,12个镇(街道)均成立为民服务中心,实现审批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均设置了咨询引导区、综合服务区、专业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休息等待区等区域,打造成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保障。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溧阳市行政审批局推动各镇(街道)合理规划为民服务中心大厅的各功能分区,完善24小时政务服务的建设,拓展服务终端功能,配备便民服务用品、急救医疗用品、应急照明、消防器材等应急物品,通过完善的标准化硬件配套,打造了功能完善、理念超前、规范高效、便民利企的“一门一窗一网”式政务服务综合体。例如,今年4月昆仑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从旧址搬到了新的智慧大厅,新大厅采用敞开式设计,内部设有咨询导办区、代办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卡座区、休息等候区等功能区域,配置了自助填单机、自助办证一体机、智能文件柜、政务服务一体机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和设备,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和企业提供了透明、舒适、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此外还单独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供“7×24”不打烊服务,在非工作时间内办事群众可通过“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进行身份验证、资料上传,随后将纸质材料存入智能文件柜即完成业务申报;工作人员收到短信提醒后,可通过文件柜获取申请材料,完成业务办理后将结果文书放入文件柜,申请人即可凭借取件码随时过来领取材料,就和取快递一样方便,切实解决了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困扰。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服务质效有提升。用好下放权限,更好的为民服务,关键要有熟悉业务、能堪重任的行家里手。溧阳市行政审批局一方面要求各镇(街道)选优配强审批服务队伍,科学制定业务培训方案,完善培训制度和培训内容,通过轮岗交流、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补齐业务短板;另一方面先后组织举办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梳理、系统应用等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审批服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是聚焦所需所盼,服务供给有升级。溧阳市行政审批局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理念,长期督促赋予镇(街道)的审批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全部进驻为民服务中心,鼓励水、电、气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服务事项也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置窗口,真正让群众“进一个门、办全所有事”;同时根据企业群众需求,推动高频需求事项下沉到镇(街道),将“放管服”改革的创新举措推广至基层,促进企业服务离市场最近、民生服务离群众最近。目前,上兴镇、南渡镇、埭头镇、社渚镇已分别推出个体工商户开店、新生儿出生、扶残助残“一件事”等3个应用场景。溧阳市行政审批局党委委员、溧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黄黎明介绍说,“我们窗口工作人员最了解哪些事项群众来办理的最多,最有联办需求。从今年3月起,我们就联合12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梳理整合这些事项,形成便民、利民‘一件事’。”镇(街道)“一件事”智能联办,是溧阳市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向基层延伸的创新举措,线上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栏统一申请,线下通过综合窗口统一接件,引导企业群众转变办事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职能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系统重构部门内部流程,让群众办事少跑路、不跑路,节约群众办事成本,打造更加优质营商环境。
下阶段,溧阳市行政审批局将继续扎实推进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改革工作,高质量打造政务服务“最美一公里”,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真正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