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今年来,溧阳市人社局坚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打造制度保障“安全网”、拓宽就业创业“快车道”、把好权益保护“安全阀”、搭建服务保障“暖心桥”四大措施入手,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亮出了一张张喜人成绩单。荣获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4年在常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考核中赢得最高等级A级的考核等次评价。《“绿色通道”解农民工忧“酬”》《“招工引匠”递交“百千万”答卷》等多篇先进工作做法被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学习强国等省级媒体报道。
打造制度保障“安全网”。采取“1+3+N”架构(1套班子、3个小组,N个部门),由市领导牵头,组建人社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招工引匠专班、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以“溧阳无欠薪”为目标,出台《关于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协作的实施意见》,小组累计召开各项工作例会21次。以保障用工稳就业为目标,印发《溧阳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的实施意见》,建立用工监测规范引导机制,编印招工引匠专报12期。
拓宽就业创业“快车道”。市人社部门集中精锐,携重点企业5赴临泉开展劳务对接,深入18个镇近百个村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宣传招聘。大力发展“临泉模式”,新开辟5个劳务基地,引进企业用工近4万人。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实施“匠才”培养行动,提升农民工就业再就业能力,全年培训电工、电梯维修工等各类技术工种7000余人,发放补贴资金近1800万元。举办行业技能大赛4场,开展酒店服务培训1000余人次,1公司获评江苏省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3人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类高级职称,1人获全省优秀农民工称号。
把好权益保护“安全阀”。依托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大培训、走访企业等“线下”平台,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开展“滚动式”“地毯式”常态化分类排查46次,开展联合专项检查5次。接受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案件1740件,责令用人单位追发2750名劳动者被克扣、拖欠的工资3401万元。大力建设集工伤认定、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为一体的“四位一体”劳动争议服务平台,累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07件,审结案件680件,仲裁结案率96.2%,调解成功率78%,为群众免费答疑解惑3200 余人次,前端解决80%群众的疑惑。
搭建服务保障“暖心桥”。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金1245.44万元,惠及3282人次,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80人,完成率120%,开发公益性岗位74个。落实工伤预防五年行动,推行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市级层面成立工伤预防委员会,集中部门和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解力量,把工伤申请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整合,形成“一站受理、合力化解”局面。大力推行“家门口”办工伤服务,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1+1”保障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障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