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近日,由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申报的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第一批)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入围了拟立项目公示名单。项目名称为《高功率钠离子储能电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发》。此次全省共公示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项目)3项,每项预计经费支持1500万元。
该项目联合国内7家优势企业和高校: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学、南京大学、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设立5个子课题,课题负责人依次为张晓禹(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晖(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陆雅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海波(苏州大学副教授、副院长)、戚兴国(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材料部高级经理)等。项目总负责人为胡勇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执行董事兼技术负责人)。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将对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形式带来巨大变化。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以及所需要匹配的大规模储能,将形成万亿级别的超大规模市场,促进经济形式的变化。为取得碳中和目标的伟大胜利,储能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将至关重要。本项目着眼于变革性的大规模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联合本领域的资深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重点攻关容量倍率兼顾的快充型正负极材料技术、正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温度安全性能兼顾的高性能电解液开发技术以及功率型钠离子储能电池的结构设计技术;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填补行业空白。本项目通过高倍率型正负极材料的开发、正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批量制备技术开发、高安全宽温型电解液的开发以及功率型钠离子储能电池的结构设计技术,实现“钠离子电池功率密度达到2500W/L,5C/5C寿命达到3000周及在3MW/1.5MWh储能电站中应用示范”的目标,开发变革性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推动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带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