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她今年80岁,党龄35年。党龄不算太长,但党性无与伦比。
她总是说,首先得做一个好人,然后才能成为优秀党员。
她的确是个好人。一直是个好人。是地方面上公认的好人。
年少时,她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同时,在父亲早亡、母亲在上海帮佣的情况下,独自拉扯弟弟妹妹们长大。
这似乎并不稀奇。毕竟,这只是对自己家人好。
真正的好人,是对他人也一样的好。
她出嫁了。嫁到了一个特穷的村子里特穷的人家——因为扶持家里,她成了大龄青年,在婚姻上失去选择权。在那个时代,这似乎是宿命。但是,她用她一贯的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了整个村子的命运。
上过高中、当年险些考上大学的她,成了这个村子最有文化的人。
她帮人读信写信,传递人间真情;她帮人立字据做状子,解决太多纠纷;过年的时候,她帮人书写对联;村上有结婚上梁,喜帖都出自她手。为此贡献出多少邮票、信纸、红纸、墨汁,无从计算。那时的夜晚,总是她家那盏煤油灯最亮,又总是最晚才熄灭。
这还不够。看村上一穷二白、多数人目不识丁,她很着急,便大胆地提出要给村上建个小学。几经努力,终于得到上级批准。她和村委负责人到处跑,买砖头、订瓦片;施工的时候,她像男人一样衬小工、打下手。小学建好,全村从此有了全新的希望。
在这个亲手建立起来的村小,她全情投入。她一个人承担起一至三年级的复式教学,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精力。村上每一个适龄孩子都成了她的学生,而她自己尚年幼的孩子则在门外独自玩泥巴。
因为优秀,通过考试,她转为了公办教师。
因为纯粹,通过考核,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她更加忘我地工作——是真的忘了那个 “我”,一心为别人想,永远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看她比以前更累,家人心疼,外人不解。但是她说:“人总归要向着好的去做。是国家给了我做好人的机会,我不能忘本;大家认可我是大好人,那我入了党更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啊。”
于是,她还是那个认真负责的钱老师。
调到中心小学后,每个清早与黄昏,她带着村上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上学、放学,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仔。从家到学校的那条三华里长的河埂大道上,洒下了一路汗水,也洒下了一路欢笑。
在中心小学,她不但教语文,还要教音乐,负责学校所有的文娱活动。她教书认真,还出了名的有耐心,学生没一个不喜欢她。村上只要有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想念书,她总是先帮人家垫付,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她总是提携年轻老师,一直担着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职,她很快让给了刚分配来的小年轻……她那满天下的桃李,不仅是大量学生,还有教学上的徒弟。
在村上,她依然充当着党员的标杆。
1991年大水,年已半百的她,坚决要求村里把自己排进值守村上河坝的队伍,整夜都眯不到一会儿。
集镇西边化工园区在夜幕的掩护下将废水偷偷排到丹金溧漕河里,她亲自执笔给环保部门写情况反映。
人口普查来了,她连续四次都被邀请参与协助。她利用空余时间,一户一户地认真核实、如实记录。
村上田亩需要重新登记造册,她又是那个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跑的核查员。
镇上的非遗项目需要集资,她二话不说捐了钱。
疫情来了,她又是那个带头捐款的人。
她有一抽屉荣誉证书,但她从来不提;她的党费,从没有因为退休而忘记交,甚至还有好几张“特殊党费”证书……
从当初的“新婶婶”,到后来并一直到现在的“钱老师”,她就从来没有让村上人、乡里人失望过;相反,她总是带给人不同的希望。
她,是我的妈妈。一个永远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无私忘我的老共产党员。
她,让我坚信,好人可以做一辈子。
她,让我坚信,好人可以支撑起党组织的威信。
妈妈跟我说,如果自己算是好人的话,那像她这样的好人,在我们身边、在党内有很多很多。不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怎会如此稳定、如此昌盛?
这一点,我相信,我也看到了。
而那个她——中国共产党,也因此,让我坚信。我将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