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脱贫攻坚这一路 我们走得很暖
发布日期: 2021-07-23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贫困曾是民族之痛,如今,绝对贫困已经在中华大地消灭,好日子正伴着老百姓的欢歌笑语走向火红的未来。五年来,脱贫攻坚,从谋划到实施再到收获硕果,这一程,溧阳一路走来,纵千辛万苦,但步履铿锵,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截至去年底,全市37个常州市定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全市建档立卡的4890户、8280名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在农村,正是我市一个个帮扶项目的落地和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成为帮助乡村、农民叩开好日子大门的源头活水。从此,果园变成了“聚宝盆”,苗木变成了“摇钱树”。

白色、粉色、红色的各色小花点缀着路旁草丛,美丽的“溧阳1号公路”穿村而过,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一条条木栈道点化、勾勒出希望田野的韵味……这里是南渡镇庆丰村,你很难想象,就在3年前,它还是一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只有2.6万元的经济薄弱村。

2020年,庆丰村流转农户土地1200亩,通过合作社带动鼓励贫困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利用传统水稻种植优势,推出“稻田认养”经营新策略,上上电缆、市交通运输局等挂钩企业部门以及一批乡贤积极带头“认养”,为该村打下了发展的头阵。其后,庆丰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近6000亩土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对外招租,大大增加了集体性经营收入。与此同时,又盘活蒋家、陆家、杨家3个自然村18户农民的5000多平方米闲置房。仅仅一年时间,庆丰村蝶变为村级总收入达26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132万元的网红村,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如今,庆丰村全新解读了“乡村生活”的内涵,这个小村迅速蹿红,成为市民眼中的“香饽饽”,也让不少外地游客闻名前来打卡。在乡村旅游的“淘金”路上,庆丰村又快跑了一程,贫困的“帽子”早已远远地抛在了回忆中。

“庆丰样本”很暖心,像庆丰一样实现华丽转身的乡村在我市还有很多,这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专项行动收获的积极成果。我市在精准扶贫三年行动、新一轮“双挂双促”结对帮扶三年行动的基础上,创新性开展“挂联帮”活动,汇聚起26名挂钩市领导、37家联村企业和大批基层干部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对37个经济薄弱村开展“造血式”帮扶。从连绵稻田到漫山茶园,从遍地果树到成片大棚,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贫策略找准了“穷根”,开对了“药方”,在溧阳大地开花结果。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变化中的溧阳农村处处可以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温度。

将企业引入帮扶体系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一大亮点。2020年,我市在完善“企业联村”活动的基础上,又新增9对村企对子。两年来,梳理制订了村级“造血”项目63个,总计投资约9659万元。企业联村工作上了新华日报头版头条。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村需要科学帮扶,贫困人口也需要特别的温暖。牢牢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正确方向,溧阳坚持频道不换,因地制宜、放大特色优势、多措并举富民,努力让老百姓的口袋不断鼓起来。衣食住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样样牵动“为民之心”。在低收入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上,溧阳可谓是下足了精细功夫。

2019年,因扶贫项目合作,新联村30亩被盘活的农地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种上了香菇。该项目收益村民中有10多位是残疾人,大多失聪、失语,但尚有劳动能力。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能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一份拥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在各级党委、政府政策帮扶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下,全市困境中村民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三五”期间,财政投入全市脱贫攻坚总量达10.78亿元,其中2016年1.62亿元,2017年2.01亿元,2018年2.08亿元,2019年2.42亿元,2020年2.65亿元,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0.21亿元。

我市还将脱贫攻坚温暖之手伸向兄弟县市。结合全省“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全市173家企业与相关行政村结对,21家企业与盐城市建湖县10个村、滨海县11个村签订帮扶协议。我市还在苏陕扶贫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得益于溧阳“接地气”的项目合作与支持,三秦大地的协作县市成功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十四五”期间,溧阳将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以各项试点工作为抓手,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深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造血”功能,带动脱贫群众乘上乡村振兴的列车,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邵曦乐)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