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
——摘自省党代会报告
雾气氤氲,山色空蒙,湖面清晰地倒映出一砖一瓦……社渚镇金山洑家村的一组“冬日写真”近日刷屏朋友圈。网友感叹,原来在溧阳的“尽头”藏着一片“天空之境”。
“1995年,《人民日报》以‘山这边,山那边’为题,报道洑家村和安徽省郎溪县下吴村,两村位于伍员山两侧,自然条件相似,而‘山这边’的洑家村利用温泉搞水产养殖先富了起来。”老支书王海清介绍说。
洑家村的先行先试引来“山那边”的学习与效仿。但3年后,两个村发生大逆转:洑家村因产业发展粗放,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下吴村。先进变后进,提醒着洑家村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社渚镇联合江苏苏皖先导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乡村建设专班,政府、国企、村委“三位一体”打造洑家村特色田园乡村项目;盘活闲置农房和土地,打造如意小食堂、游客服务中心、“山这边”展示馆等便民惠民设施;通过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下乡,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补助……洑家村全面蓄势二次崛起。
如今,随手一拍,洑家村就美成一幅民俗画:村民坐在屋前新建的石板凳上晒太阳、聊家常;铺在石桌上的虾米,在阳光照射下透出淡粉色;池塘里的野鸭优哉游哉……村前146亩的果蔬乐园,融合了亲子采摘、抓泥鳅、垂钓等新型农旅业态,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
“洑家村将打造依山傍水、规模适宜、边界自然、建筑色彩别具一格的江南山居,成为延伸溧阳全域旅游版图的‘最西风景线’。”江苏苏皖先导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煜杰说。
登上洑家村“胡萝卜塔”塔顶,向远处眺望,越过眼前这片树林就是下吴村,现在溧阳1号公路直通下吴村村口。
生态共治迈出区域协同发展第一步。去年以来,溧阳市携手郎溪县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下吴村2880亩青虾养殖塘实施有序退养,从源头断绝天目湖上游养殖尾水污染。利用退养的100亩青虾塘,洑家村转向发展水培产业,培植紫莲、芡实等蔬菜品种;依托“金泉一号”精品白茶、青虾酱等优势农产品,打造“半山堂”“山这边”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强传统特色产业;两地共建青虾“新型科技+生态模式”绿色发展样板,推进青虾产业协同发展。
交通畅行、平台共建,“像串门一样取经学习”成为常态。下吴村村委干部时不时会来洑家村转悠,眼瞅着洑家村美丽乡村建设“一天一个样”,立马回村组织学习。不断焕新的思想精神、无限延伸的跨域旅游风景线、打破区域边界的协同发展……苏皖边界线正勾勒出“山无界、水无边”的发展新天地。(杨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