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2年,我市商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团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预期目标: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到账外资3.6亿美元;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80亿元;新增国际友城1个。
一是着力聚焦招商引资重点。做细产业招商。基于已梳理的不锈钢、动力电池等产业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细化上下游以及目标企业,任务分解到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真正实现建链、强链、补链。做强国别招商。依托高新区中英中心,经开区德国意大利项目,制定国别招商计划,通过以商引商集聚企业,形成国别招商优势,为打造国别招商园区做好准备工作。做优驻外招商。依托五大驻点招商基地,深化项目信息挖掘,做好产业项目招引,对接上海外资项目,吸引深圳科创型项目,南京、苏州先进制造项目,聚焦杭州高端文旅和数字经济等项目。
二是着力提升外资利用质效。全力抓企业增资。全面梳理2021年新签约项目,主动和各板块对接,靠前服务,发掘增量。围绕我市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激活产业链延伸投资。有效抓产业资本。鼓励企业通过境外发债、境外上市返程投资、股权转增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务实抓招商活动。充分发挥驻外经贸代表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欧盟、英、日、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商活动不少于2场。
三是着力加快外贸创新发展。增强企业联动合力。推动我市农牧机械进出口行业协会设立,鼓励其它行业进出口龙头企业发起成立相关行业协会,搭建溧阳市外贸企业联盟。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开展外贸企业大走访,全年走访调研外贸企业不少于100家次,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主动对接省、市商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各项外贸支持政策。扶持贸易新业态。全年组织企业参加跨境电商交易会2场,年内完成跨境电商产业园选址,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1家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园区入驻跨境电商企业5家。拓宽市场交流渠道。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制定2022年贸易促进计划,全年组织企业举办国际线上对接会不少于2场,参加境内线下国际性展会8-10场,支持企业参加省、市贸促计划内线上展会,鼓励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参加境外已开展展会。加强外贸业务培训。全年举办全市外经贸企业涉外政策法规及业务培训不少于2场,召开外贸新业态、外经新动态等研讨会不少于2场。
四是着力推进外经稳中有序。鼓励开拓境外市场。梳理推动我市有实力的企业主动谋划,积极走出去承接境外工程项目、开展境外投资。奋力打造服务体系。开展政策培训和宣讲不少于2场,用好“一带一路”深化工程合作平台,保障外经合作行稳致远。全力化解涉外风险。统筹做好涉外疫情防控和劳务纠纷调处,密切关注劳务人员出入境政策变化,推动外派劳务有序恢复。
五是着力构建“大外事”格局。拓宽友城交流新面貌。结合我市特色、重点产业优势,将友城工作有效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精心组织友城间友好交流,完成与爱尔兰戈尔韦市缔结友城事宜。创新线上交往新形式。围绕“四大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提升对外开放软环境,通过举办云会晤、云会议等,探索“云外事”、“云外交”新路径。聚焦人才培育新基点。重点培育国际化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招商、医疗等专业外语培训,努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六是着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优化电商销售模式。积极推进平台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电商新模式发展。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区域公用品牌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增强示范带动质效。培育1-2家省级数字商务企业,举办4-5场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培训,全面巩固提升我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建设成效,形成农村电商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开创消费促进局面。举办第三届溧阳嗨购节,广泛发动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文旅企业、优质农业企业探索新模式、发展新业态、促进新消费;积极推进绿色商场创建,确保万达广场创建绿色商场顺利通过验收。
七是着力巩固安全生产工作成果。常态检查抓落实。持续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做好餐饮场所燃气安全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全市规模的燃气安全大检查,持续推广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全面巩固商贸服务业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整治成效。长效监管促提升。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加油站(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检测,确保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安装率和餐饮服务单位危化品使用信息录入数据双百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