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2年,全市水利系统将继续做好建设、管理、改革各项工作,努力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有新成效,在党建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上有新气象,奋力谱写溧阳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水利篇章。
一是高站位谋划顶层设计。围绕全力打造全省水利现代化先行区基本设想,把握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按照建设“强富美高”新溧阳的总目标,以“补短板、强监管、提质效、争一流”为总基调,扎实做好水利规划计划各项工作。在往年成果基础上,抓紧完成并启动市“十四五”水利规划;结合当前“三区三线”划定、“三调”成果调整、生态红线完善的机遇期,把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作为大事要事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水土保持、小型水库管理与保护、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移民后扶等其他专项规划也要尽快形成成果。对照2022年全市水利重点工程投资初步安排,采取有力措施,高效高质量完成前期工作。围绕保安全稳预期,加快推进明后两年及“十四五”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基本农田占用、规避生态红线等建设要素保障问题。
二是高质量推进各类项目。始终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组织管理力度,合理划分事权,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加强督查,确保项目落地生根,惠及民生。据初步安排,2022年我局将实施基建项目16个,总投资15.22亿元。其中,续建新昌河枢纽工程、南渡取水和再生水厂项目、曹山未来城供水增压站工程、北河治理工程、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和城镇供排水提质增效工程、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工程等,新建横涧中涧河治理工程、4条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周城河社渚镇夏家桥段堤防加固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双回路供电及信息化系统更新工程、大溪水库溢洪河片区防洪提升工程和奥体撇洪沟工程等。此外,集中力量、靠前服务、跟踪对接,全力服务保障好南渡赛得利、天目湖中再生、经开区时创等市级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高标准抓好防汛减灾。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超前筹划、提早部署、强化落实,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防指办公室作用,统筹协调防指各成员单位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汛前检查,梳理河湖库险工隐患清单,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消险处置到位,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和专业化抢险队伍建设力度,并针对这几年防汛抗旱的实际,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提高可操作性。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努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水平,加快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提档升级,推进信息化成果应用,强化雨情、水情、险情预报监测预警,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互联互通。坚持防汛值守,严格把控防范重点,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四是高水平提升监管效能。切实发挥河长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查考核作用,围绕国省考断面所在河湖、主要入湖入库河流、市级河长河湖及其相关支河,按照“建设幸福河湖”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分解年度任务,加强督办考核,确保取得实效。持续做好水行政许可事项的调整、承接和下放工作,抓好河道、水库、水土保持、水旱灾害防御、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等重点领域的常态化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围绕强监管工作重点,修订河道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信用体系、水利工程合同、水利资金、水资源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和监督检查办法,规范涉河项目审批、全过程监管和防洪影响补偿制度的执行,净化水利建设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水利工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国家级和省级水管单位创建。强化水行政执法和追责问责,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