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推行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办理
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根据《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22〕1号)、《常州市政企共担用户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实施细则(试行)》(常发改〔2021〕403号)、《常州市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接入提升方案》(常工改办〔2022〕1号)等文件精神,建立完善我市市政公用服务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市政公用报装接入服务,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市范围内所有需要办理电、水、气、通信、有线申请的项目。用户可根据本方案申请办理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也可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分别单独申请办理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业务。
二、工作目标
在保障安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减、能优则优”的原则,突破用户在办理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业务中各自独立的运作模式,推行电水气通信有线“一张蓝图、提前服务、一站办理、联合踏勘、协同接入”服务模式,依托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工改系统”),完善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通过提前服务、压减环节、优化方案,实现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集成化,进一步提高用户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接入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重点任务
(一)前期准备
1、统筹规划管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统筹编制辖区范围内电水气通信有线建设专项规划,并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经依法批准的电水气通信有线专项规划纳入全市“一张蓝图”管理,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市政管网设计,提前布局周边区域管网建设,为后续接入做好准备。
2、搭建报装平台。项目在工改系统完成项目登记后,由工改系统自动推送信息至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实现网上联动报装。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功能实现电子证照共享的电子证照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不动产权属证书、项目立项批准文件等用户可不另行提交。
3、构建联办机制。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成立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服务小组,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各自分工职责,一次性完成电水气通信有线现场查勘、验收、开通等服务。
(二)优化服务
4、前移服务关口。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通过工改系统主动获取项目立项信息,提前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用户报装意向,依据用户需求,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共同参与项目的策划生成及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并将相关意见反馈给用户。
5、整合申请渠道。在政务服务大厅和相关市政公用服务场所(详见附件1)设置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外线工程报装联办专窗为用户提供联合报装指导服务,用户可通过工改系统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办报装平台申报或到联办专窗线下申报,实现线上线下申请选择自由。
6、简化申请材料。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按照“能减则减应并尽并”原则,将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申请表统一整合为《溧阳市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申请表》(见附件2)。用户根据需求,自行组合选择需要联合办理的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业务。
(三)联合踏勘
7、联合踏勘。市政公共服务单位获取报装信息后,即时响应,迅速安排人员参加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服务小组,并开展“联合踏勘”,根据现场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充分讨论,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分别制定最优市政接入方案,出具《溧阳市电水气通信有线报装方案联合答复单》(附件3),做到“一并答复”。
8、共享设计方案。完成现场信息对接、核实接入条件后,协同制定接入工程方案,按照电水气通信有线各自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共享设计方案,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有效减少电水气通信有线单独施工带来的路面重复开挖。
(四)协同接入
9、同步审批。探索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园区指定牵头部门负责同一道路电水气通信有线外线工程共同办理规划、道路挖掘、占用绿地等行政审批事项,有关行政审批部门应实施并联审批。
10、协同施工。由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实施的接入工程,根据管线规划路径、施工现场条件等实际情况,有序组织施工,对施工中遇到的情况及时通过联办机制会商解决。共享利用施工沟渠的,管线间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电水气通信有线行业安全规范要求。
11、联合验收。用户外线接入工程所需的土建工程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园区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在满足施工工期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工程进度,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园区牵头组织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及其施工单位对土建工程联合开展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推行“同步验收”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
四、保障措施
12、明确职责分工。电水气通信有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务服务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题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改革事宜,并将改革推进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评促改。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作为联合报装改革的具体实施单位,应切实承担起主体职责,进一步加强横向沟通协调、保障联合报装服务效能;要组织开展窗口人员业务培训,确保窗口服务人员具备综合受理业务能力。
13、完善配套制度。各相关单位应当按照本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任务分工,针对调整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和办理环节,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文件,细化改革举措,明确工作责任,及时更新办事指南。
14、强化工程管理。电水气通信有线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是外线接入工程的责任主体,要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园区指定的牵头部门,共同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市政管线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建设前的统筹谋划和工作联动,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全过程工程质量监督,确保现场施工、沟槽开挖及回填工作有序进行,加强覆土前的管理线测量和竣工验收资料及数据的汇交,并做好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附件:
1.溧阳市第一批联合报装受理申报点
2.溧阳市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报装申请表
3.溧阳市电水气通信有线外线方案联合答复单
4.溧阳市电水气通信有线业务办理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