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上半年,行政审批局因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有力获2021年度省政府激励,获常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2019-2021年度常州市文明窗口,“开发一体化信用数据查询平台”获市优秀项目奖。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统筹兼顾抓重点之功,收主要目标“出优”之效
1.培育市场主体稳中有进。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业务,实现市场准入和退出“双便利”。上半年,我市实有市场主体83110户,同比增长7.19%,其中,企业21068户,同比增长11.89%,个体工商户60894户,同比增长5.89%。新增市场主体6168户,完成目标任务的30.2%;新增法人企业1096户,完成目标任务的31.3%。
2.优化政务环境持续向好。认真落实《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一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组织全市29个部门初步梳理汇总县级权限行政许可事项,提升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水平;印发《溧阳市取消和承接一批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新取消行政权力事项20项、新承接行政权力事项35项,提升行政权力下放赋能成效。二是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升级综合服务旗舰店,融入溧阳特色、前置常规服务、规整创新服务、丰富功能服务,引入“溧即查”“溧即办”“溧即评”三大功能,实现政务服务“溧”体化;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方面梳理形成第三批共计29项事项清单,持续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跨省通办”,累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溧阳市—盐城市亭湖区“省内通办”合作共建,持续扩大我市异地通办合作“朋友圈”,实现首批52项政务服务事项两地通办。
(二)以聚力攻坚破难点之功,收重点工程“出色”之效
1.探索实施开发区代管工作。笃行实干,深入调研,实现涉及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两大领域需求突出、办件量大的16项行政权力事项在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城内实行开发区代管。
2.推进标准化试点工作。以创建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为契机,作风上落实完善“好差评”制度,持续改进窗口服务,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标杆大厅”,业务上落实落细事项标准化,不断“减环节、建材料、减时限”,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
3.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治理转型。整合对接服务事项和部门数据,依托“一地六县”大数据共享仓,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上线运行“智慧养老”“智慧政务”“智慧旅游平台”,推进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为核心,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系统共联共通建设。
4.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广“证照分离”应用平台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行,上半年,全市共接收许可告知数据4082条,事中监管告知数据32356条,事后监管告知数据1406条,许可已接收数、事中监管已接收数以及事后监管已接收数均实现100%接收率。
5.提升“不见面”政务服务能级。加强与各部门对接,梳理确定涵盖残联、卫健、交通、建设等领域的15个“好办”“快办”服务事项应用场景,推广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推进全程网办,做实做强移动端,新增“移动办”事项10个,“自助办”事项10个。
(三)以突出特色增亮点之功,收创新工作“出彩”之效
1.稳步提升市政公用报装接入服务。通过摸排调研、召开协调会、建立备选项目库等方式,梳理了15个事项的申请材料和服务流程,推动落实《常州市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接入提升方案》要求,待项目准备启动后,联合市政公用单位提前介入服务,探索水电气联合申报机制。
2.推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在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按照“统一受理、及时转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回访评价”的服务流程,联合各窗口成立问题处理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有效开展。自窗口设置以来,共接待企业群众来访咨询312次,为群众当场解决问题218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24次,最大限度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
3.推进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以“1”张营业执照注销为核心,“N”张准入类许可证件注销联办为突破,推进“1+N”注销套餐办。已梳理形成15个部门共59项涉企经营许可注销事项清单,为构建便捷高效的企业注销体系,有效降低市场主体退出门槛做好支撑,推动实现企业注销便捷办、简易办。
(四)以持之以恒聚焦点之功,收提质增效“出众”之效
奋进“1230”常态化目标。围绕“整合”和“协同”,服务方式从“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不断优化企业开办专区,探索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工作机制,增加“一件事”改革的数量和覆盖面,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擦亮“溧即办”政务服务品牌,高质量实现“1230”常态化目标,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一次通办”。2022年1-6月,全市开办企业平均用时0.52个工作日,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均用时0.5个工作日,领取工业项目领取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7.89个工作日。“1230”限时办结率达100%。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以提升服务为主轴,抓住关键点
1.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以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统一服务规范、事项标准、窗口管理,打造以“溧即办”为统领的政务服务品牌集群。
2.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对7个为民服务中心、15个便民服务中心、35个政务服务便利站进行功能完善和服务提升。
3.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优化线上“一件事”运行流程,提升“一件事”办件比例,延伸覆盖区域,拓展受益人群,提升用户体验。
4.加快智慧政务服务建设。加强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在一体化平台中的深度联合应用,探索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智能秒办”“无感智办”。
5.深化“全城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扩展通办领域、丰富通办事项、优化业务模式、加强服务支撑,争取在事项数量、办理方式、办件数量等方面有创新突破。
(二)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增强竞争力
1.紧贴企业群众需求,当好“店小二”。提升优化政务服务软硬件配置,加快“溧企通”平台建设应用,开展政策直达服务。
2.紧盯窗口服务规范,练好“基本功”。开展窗口服务规范和礼仪培训,推进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和作风纪律“双提升”。
3.紧抓日常监督管理,用好“指挥棒”。利用好现场巡查、视频监控和第三方测评等多种监管手段,推进每日巡查反馈、每月工作例会、每季度考评通报,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各项管理制度落地见效。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满意度
1.深化“一门一窗一次”改革。以新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为契机,强化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2.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照一流营商环境,项目办证阶段全程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全程代办”,打造更多高质量的“拿地即开工”案例。
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实施市场主体歇业登记制度,深化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扩大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范围,梳理证照联办清单,延伸企业开办“一件事”链条,持续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
4.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做好事项清单落实工作,同步做好改革优秀案例培育挖掘;推动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加强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与交换。
5.实施水电气报装改革。逐步实现水电气一网申报,分类优化报装流程,提升企业水、电、气报装的便利性。
6.打造“零证明”大厅。创新“数据跑腿”工作模式,依托一体化平台开发建设“证明专区”,最大限度优化群众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