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2年,是“十四五”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之年,更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筑梦先导区,奋进正当时。我们要紧抓项目为王、擦亮生态底色、构建共享格局、增进民生福祉、聚力队伍建设,埋头苦干、砥砺奋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紧抓项目为王,坚定不移筑牢发展基石。始终明确项目是“硬通货”“话语权”“试金石”,是发展实力的象征,更是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就业增加、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发力高质量项目招引。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强化和落实领导干部招商职责,形成心系项目、情系发展的“全镇招商”的氛围。发挥苏州招商基地的前哨作用,深入开展与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家、咨询管理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招商网络。加强对苏州、上海主板及新三板上市企业的梳理和分析,锁定符合先导区产业集群定位的目标企业,全力突破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布局高质量产业结构。完善“弘扬企业家精神,谋求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加快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鼓励本土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出效益焕发生产新活力。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的同时,实施中小微企业雏鹰培育计划,加快推进房德科创基地、城发中小产业园等众创平台建设,引进更多的规模企业。抓好“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着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质量与规模,增强先导区创业的氛围和活力。打造高质量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以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加速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力争将洑家村打造成全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典型案例。系统排查社渚镇“危污乱散低”企业清单,全面梳理区域内低效企业用地,以市场化为导向,“一企一策”分类分批分区域出清低效企业,提升先导区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与保障能力。
二、擦亮生态底色,持之以恒美化镇域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持续提升镇域环境,让整洁、舒适、美观、诗意成为社渚全域环境的新名词。护航金峰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农户苗木搬迁签约和房屋搬迁安置工作,坚持“每日一报告、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工作节奏,攻堵点、破难题、抢工期,同时做好廊道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化解工作,确保金峰廊道项目按时完成设备调试及试生产,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狠抓矿区环境治理。开展矿山区域环境整治挂图作战行动,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力创成省级绿色矿山;持续加强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落实清洁化运输要求;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和指导服务,确保排查出的隐患全部整改闭环,构建矿山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副城涵养品质。按照副城的定位,推动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等高质量产业集聚。出台社渚镇公园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洑家美意田园建设为重点,与河海大学合作,进一步打造洑家村-大埝水库-大栗滩-珠山5公里的美意田园环线,逐步勾勒乡村振兴的“社渚样板”。加快推进社渚人文公园、四个安置小区、综合文化中心、环卫中心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串联形成城镇综合体、产业集聚区、宜居生活区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构建共享格局,先导先行深化区域协作。坚持以开放之姿,登高望远;借开放之力,实干强镇,继续同梅渚先导区在产业、交通、服务等方面谋求协同发展。加快合作机制融合。在溧、郎、广政府间合作框架下,落实好社梅两地《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合作协议》,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社渚先导区)绿色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尽快形成跨省区域合作的引爆点和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合作模式,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项目协同发展。加速推进苏皖合作展示馆运营,聚焦做强长三角青虾研究院,做大青虾交易市场,强化两个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青虾全产业链为主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新引擎”。搭建苏皖合作青年联盟平台,凝聚青年力量,激发基层工作活力。落实“开门接电”八项服务举措,探索社梅区域供电一体化发展。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提速产城融合进程。坚持城镇功能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相同步,规划引领,提升和优化社渚先导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落实苏皖边界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深化“胥河情”教育联盟合作交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两新”组织人才等群体的引领和吸纳,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有效支撑。以先导区综合服务中心、人才公寓建设为重点,串联形成城镇综合体、产业集聚区、宜居生活区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增进民生福祉,赋能添彩夯实幸福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以实干、担当造福一方,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以网格化、“什户长”制推动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精细化、长效化,用硬核“社渚力度”把好疫情防控溧阳“西南大门”。落实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应急处置工作组职责,健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疫情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疫情处置精准高效。抓紧抓好各个年龄阶层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共筑全民免疫屏障。抓好底线民生保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保障等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深化“根治欠薪”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统筹推进社会救助、福利、慈善等工作,城乡低保、特困对象“应保尽保”,社会救助、优抚优待“全面落实”。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增设生活配套基础设施。抓好公共服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师资交流合作、教研共同体建设力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全镇村级医务室全覆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抢抓溧阳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战略机遇,落实社渚镇文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预判舆论危机,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五、聚力队伍建设,固本强基争做效能示范。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先导走在前”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夯实思想根基,走稳发展之路。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压紧压实“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工作作风,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和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以贯穿全年的中心组理论学习为契机,用“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无旁贷”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鼓舞人、感召人、教育人。铸就中坚力量,奋力担当作为。严格依法审慎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弘扬苦干实干、摒弃畏难懒散,积极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不当“甩手”当好“抓手”,抓牢项目攻坚、乡村治理等领域干部队伍建设,以实绩实效论英雄。为镇村年轻干部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持续深化“山这边”大讲堂、“山这边”之星和工作专班等举措,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落到实处。强化纪律约束,守护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政府工作廉洁高效。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检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实行常态化监管,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零容忍”,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