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关于实施“万所联万会”机制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通知
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各律师事务所: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发挥律师事务所、工商联所属商会的职能作用,增强民营经济法治获得感,现就实施“万所联万会”机制、加强民营经济法律服务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第十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各项要求,聚焦“使法治成为江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引导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工商联所属商会加强联系合作,强化信息沟通、人员融通、业务联通。共同做好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使法律服务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助力打造高能级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二、深化对接机制
(一)深化部门对接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律师协会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明确对接部门和联络人负责沟通协调工作,每年定期举行工作会商或联合调研,相互通报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和法律服务民营企业相关工作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保障措施。
(二)深化律所和商会对接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按照工作要求,积极动员本地有能力、有意愿、有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参与对接。工商联负责联系所属商会,在充分征求商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推广宣介、双向选择、意向洽谈等方式进行对接引导,鼓励建立联系合作的所会之间在风险防控、合规管理、党建活动、业务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
(三)深化法律服务对接机制。加强律所和商会的法律服务对接机制,共同做好会员企业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工作。共同设立“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认真记录并办理企业反映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
三、精准开展服务活动
(一)共同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行活动。完善“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围绕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 组织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行活动,充分发挥律师行业的 业优势和行业商会协会的资源整合优势,推动“产业链+法律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加大对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一集中采购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团购式、普惠式优质法律服务。
(二)联合开展“公司律师律所行”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民 营企业公司律师工作,会同工商联所属商会,广泛宣传推广公司律师制度,做好公司律师申请的政治辅导和业务指导工作。完善公司律师职前培训、业务交流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公司律师律所行”主题活动,组织公司律师到知名企业公司律师事务部、知名律师事务所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三)共同开展“法律三进”普法活动。加大对民营企业普法力度,共同持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商联机关,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推广法律服务产品,开展以案释法。加强对减税降费、专项纾困资金、信贷扶持等纾困解难政策的研究和汇编整理,梳理各类优惠扶持政策的适用条件和申报流程,制定纾困政策申请指南,为民营企业申报享受优惠政策提供全流程法律指引,及时回应企业关切。
(四)联合开展涉企矛盾“百日攻坚”。鼓励律师事务所和行业商会协会合作,鼓励优秀律师调解员进驻企业和行业商会协会提供律师调解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律师担任调解组织调解员。结合全省“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要求,组织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强化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前端预防、前期处置,建立完善民营企业预防性、快处式法律服务机制。
(五)共同推动形成一批调研成果。充分发挥律师协会和行业商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对接过程中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活动,掌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法律服务需求,重点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问题或者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列出清单、梳理汇总、建立台账,并积极撰写法律意见书或风险防控报告,及时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争取政策支持、协力化解风险、优化营商环境。要协助党委政府对前期制定出台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梳理,对于需要调整清理的,在做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工作建议。
四、组织领导
(一)精心组织实施。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律师协会要科学谋划、周密安排,立足本地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律师事务所和商会数量、规模、分布等情况工作部署,工商联及所属商会与律师事务所普遍建立联系合作机制。
(二)务求工作实效。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律师协会要密切配合,积极为律师事务所和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牵线搭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需求精准匹配,工作有序对接。结合“产业链+法律服务”“法律三进”等活动的开展,为民营经济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
(三)强化工作保障。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律师协会、商会要积极为参加活动律师事务所提供工作便利条件和其他必要支持,充分调动律师参与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服务效果显著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及时通报表扬,并在评优表彰等工作中优先考虑。主动联系媒体,对活动进展情况、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跟踪报道,扩大活动社会知晓度、参与度和影响力。
溧阳市司法局
溧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溧阳市律师协会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