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3月23日,《人民日报》11版报道了溧阳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在加强专业调解方面工作的经验做法。近年来,溧阳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以下简称市医调中心)深耕工作模式,主动发挥职能,打造便捷、高效的运行和医患纠纷调处模式的“溧阳模式”。自2011年以来,该市连续10年实现医患纠纷动态清零,2020年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常州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基层调解组织。
一是突出重点,开出重大纠纷化解“良方”。针对死亡伤残类重大复杂纠纷,把握调解最佳时效。市医调中心在纠纷发生第一时间快速反应,迅速落实调处应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将家属引导至中心咨询答疑,同时加强情绪安抚和正面引导,连续作战,持续推动调解进程。2021年全年15起重大死亡纠纷均在年内化解。
二是把握要点,找准医疗纠纷防治“病灶”。强化纠纷源头预防处置,年均入院为一线医疗单位进行调解指导、案例讲解、法治宣讲30余次,听取医务人员对于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调解员与医务人员的良性互动,形成互信互助,知识互补,配合紧密的良好氛围,为纠纷预防与调处工作提质提效。
三是巩固亮点,发挥诉调对接机制“疗效”。市医调中心常态化与市法院联合召开诉调对接工作座谈会,深入探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努力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调对接机制。组织调解专家作为陪审员或者专家辅助人员参与对争议案件的审理,提供专业支撑,或根据案件情况受案前将案件委托给医调中心进行调解,打造可进可退,灵活机动、良性互动和职能互补的诉调分工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