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奋力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发布日期: 2022-11-29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等目标任务进行了重点部署。

作为长三角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县(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溧阳已经逆锋起笔的大文章。迈上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朝着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目标砥砺前行,以奋力拼搏的求实姿态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必须夯实产业之基。产业是乡村振兴之本,没有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厚植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等次,粮食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我们要坚定不移提升产业支撑,向科技和品牌要效益,育强龙头、建强载体、加强生产,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形成示范。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必须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坚持引育并重,加快对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进行培育,同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要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锻造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三农”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必须推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经路”,我们要念好“共富经”,就是要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让群众看到乡村振兴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要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清醒看到做好“三农”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强化担当、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