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魅力溧阳 >>走进溧阳 >>镇区介绍 >>内容

江苏省溧阳高新区
发布日期: 2025-08-06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市政府办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园区”)管辖面积118.08平方公里,委托管理昆仑街道。2012年1月7日,中关村与常州市政府签约成立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个科技产业园区。2016年5月园区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2018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高新区,2021年5月批准更名为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1年作为全国唯一县域省级高新区被科技部列入“以升促建”调研名单。

园区连续5年位列全省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第一,连续3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电力装备)、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动力电池)、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动力电池)、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荣誉。

近年来,园区在常州、溧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作风引领突破,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一是综合实力领跑全省。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9%;公共财政预算同比增长15.2%;外贸进出口产业总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7.3%。当前,园区已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家、瞪羚企业30家、“灯塔工厂”1家,涌现一大批行业“领头羊”和中坚力量。二是产业集群全面起势。园区坚持前瞻布局、垂直深耕,以“新能源产业集群”为核,引领形成“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力电池产业全国县域第一。以宁德时代、上汽集团等龙头为牵引,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00家,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结构件、锂电设备、充电桩等完整产业链环节,拥有璞泰来、科达利、联赢激光、立讯等各细分领域TOP3龙头企业20余家,产业链完整度达97%。2024年,园区动力电池产业全口径产量超100GWh,同比增长15.2%,分别占全球10.9%、全国14.4%、全省38.7%,规模及产业链完整度继续保持全国县域第一。智能电网产业全国知名。以上上电缆、华鹏变压器、安靠智电等龙头为引领,在特超高压输电装备、特种电力电缆、智能电力仪表等领域实现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构建起“发-变-输-配-用”较为完整的智能电网产业链,获评“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融合试点”。2024年,智能电网产业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壮大。以溧阳不锈、中联金为龙头,联动江苏金源、金昆锻压等一批金属高端制品领域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先进金属材料生产、加工、交易及物流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溧阳港成功取得第九类危货作业许可证,并与上港集团长三角公司签署ICT项目合作协议,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开工建设,溧阳新材料智慧综合物流园获评“江苏省级示范物流园”。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起势。大力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船舶、生物智造等未来产业,携手上海汽检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发布全国首个新能源“车能路云”应用融合方案,联合宁德时代、百度、哈啰加快打造省内首发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项目;成功举办2024年江苏省新能源船舶发展推进大会,成为全省首个立项备案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依托本地合成生物隐形冠军企业,与江南大学共建合成生物产业转化中心,加快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努力建成长三角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生物智造创新发展高地。三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联合中科院物理所打造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集聚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10家,设立20余家科学家工作室,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拥有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平台194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部门认定的各类研发机构105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11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园区集聚有20名院士、80余位国家级重点人才、200余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3万余名产业人才;已孵化包括天目先导、中科海钠、卫蓝新能源在内的30多家硬科技公司,估值超过350亿元。固态电池、超低温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等自主研发技术国际领先,电动重卡、新能源船舶、钠离子电池等领域诞生一大批全国首创产品,“中科系”创新生态链蔚然成型,构建起一个县域独特的创新生态。四是场景创新示范引领。重点打造以智慧能源网、智能运载网、场景创新中心为主体的“两网一中心”体系,其中微电网一期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产业园型微电网和省内规模最大、常州首条光伏道路,实现光伏发电100%就地消纳、绿电占比超40%、用户能源成本下降20%。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