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根据常垃分办〔2022〕8号《常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评估标准(试行)》和溧垃分〔2023〕2号《溧阳市2023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溧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现就做好2023年溧城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品质城市攻坚年”行动指南要求,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部署,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合力,不断促进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政府主导,依靠群众。落实街道主体责任,切实承担农村垃圾治理的职责,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发挥群众主动性,尊重群众意愿,明确村民责任和义务,共同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好家园。
(二)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结合乡村规划,编制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纳入街道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成果,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分类处理模式,有效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推进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就地生态处理。
二、实施原则
坚持源头管理、系统管理、长效管理的原则,坚持环保、节能的原则,坚持宣传统一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采用小桶入户、大桶并点、分类收运模式,构建“户分类、街道收运、市处理”体系,使分类区域内群众受益全面、设施覆盖到位、处理运行正常,从而达到减量效果明显、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2、村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100%,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不低于85%。
3、完成歌岐村委常州市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任务。
四、具体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发挥好志愿者牵头带动作用,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开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采取分发公开信及操作指南、专题讲座等方法,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知识,营造浓厚氛围;倾听群众诉求,接受群众监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以良好的工作成效接受社会的检验,并及时总结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
2.健全分类体系。在村庄合理设置垃圾分类亭、农户配备垃圾收容器、垃圾分类收集车标识明确,分类收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保障分类设施统一规范,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制度更加健全、垃圾分类体系更加完善、垃圾分类链条有效运转、垃圾分类氛围更加浓厚、垃圾分类成效有序提升。
3.凝聚工作合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不断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并充分借助媒体宣传、广场活动、微信推送、入户宣传等方式,营造公众参与氛围,形成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
4.完善参与机制。落实垃圾分类党建引领机制,定期开展垃圾分类联动会议,党员和干部带头进村庄做志愿者来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并能参与互动的各类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来抓,制定并落实好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垃圾分类管理投入,研究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实现常态长效管理的目标,形成条与块、上与下的闭环责任链,系统化、联动化、协作化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具体工作。
2、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点针对村庄内公共场所、道路、房前屋后、池塘、垃圾分类亭或分类收集站(点)等周边卫生薄弱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不定时抽查垃圾分类效果,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并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长效管理要求,狠抓村干部的主体责任落实,保证村内大环境的干净整洁。
3、营造宣传氛围。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分类投放点等场所合理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将倡议书、宣传画、垃圾分类手册等宣传用品发放到户,落实村民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垃圾分类“红黑榜”、“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全力营造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引导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溧阳市人民政府溧城街道办事处
2023年10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