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溧阳市审计局在常州市局和溧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紧紧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和溧阳市“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目标定位,高效发挥“经济体检”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深化改革、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审计局2023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共29项,上半年共开展计划内审计项目18项,出具审计报告5份,累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0.69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20个,提出审计建议13条,移送案件线索2条,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审情直报3篇,得到市领导批示7篇(次),有效发挥审计决策助参作用。市审计局在常州市审计机关综合考核中获改革创新奖,潘俊同志获得溧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一、半年度工作回顾
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找准审计职能定位,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事项精准发力。
1.立足部门职能服务大局。市审计局牢牢把握政治站位,认真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协同监督。上半年抽派3人参加南北结对帮扶、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等“一条鞭”审计项目,抽派1人在省审计厅挂职,抽派1名审计骨干支援常州市局组织公共资源交易审计,抽派5人参与省市县三级巡视巡察工作,并完成市委、市纪委监委、政法委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3项。
2.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全面部署财政“同级审”是顺应经济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市审计局在“同级审”中,积极聚焦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市级新冠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审计和政府债券管理使用情况等三个专题,紧扣财政资金监督,分版块明确了专人负责,统筹力量、全力攻坚,一体推进2022年度市本级和相关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和相关配套项目,力争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促进财政政策落实,规范财政收支行为,进一步激发我市高质量发展动能、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资金长效机制、进一步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3.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审计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对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上半年,市审计局突出工作量前置,及早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年经济责任审计共12项,现已组织对农业农村局、金融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等6家单位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过程中做到与财政“同级审”融合开展,将审责任与审资金、审项目有机结合,充分整合运用审计资源,发挥大数据审计优势;做到与市委巡察工作相结合,开展巡审联动,项目实施中深化全流程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做到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同步开展,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4.关注公共工程建设管理。市审计局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对投资审计的要求,重点对项目资金筹集使用、项目基本建设管理情况、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情况以及中介机构审核报告等进行审计,进一步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合法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目前共开展了6个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生态清淤工程以及平桥幼儿园提升工程等2个概预算执行审计项目,涉及审计金额7468万元;大溪小学校舍改造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项目,涉及审计金额2208万元;老小区整治和校安工程等2个跟踪审计项目,审计金额共计4.46亿元;2019年美意田园行动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审计调查项目涉及9乡镇2街道,旨在推动乡村振兴重大政策落实,规范财政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管理。
5.督促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聚焦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推动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和审计发现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以《溧阳市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办法》(溧委办[2022]46号)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和跟踪督促检查管理办法。市审计局针对巡视指出的近3年审计报告中30个未完成整改问题,4个屡审屡犯问题,以及2个上级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严开展专项督促整改工作,过程中做到“动态跟踪、一周多促、定期汇总”,并积极促进相关单位建章立制,进一步深化整改成效,累计开展整改“回头看”37轮次,整改率达100%。
6.履行内审指导监督责任。持续开展内部审计统计调查,动态掌握内部审计数据,准确把握内部审计发展情况。2022年度全市内部审计报表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内审机构29个,共有内审人员172人,其中专职人员14人。2022年共实施内审项目536个,审计发现问题383个,根据审计建议给予党纪政务和内部纪律处分1人。积极落实内部审计的指导责任,印发《中共溧阳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开发园区和镇(街道)审计监督的指导意见》《中共溧阳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指导意见》等通知。指导行政单位、镇(街道)和国有企业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等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和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明确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科学安排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7.改革创新提升监督质效。为顺应大数据时代新形势,响应科技强审、人才强审的号召,市审计局不断推进审计方式方法现代化、高效化,引进创新的工作模式。在农业农村局审计项目中创新开发使用Python调取图像识别算法,Python爬虫,Spark清洗、转换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分析并理清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初步排查分析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摸清2023年度被审计的那位总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为具体审计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具体审计项目上,市审计局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做好研究型审计。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审计局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找准审计监督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提升审计效率,以审计监督现代化为溧阳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支撑。
1.着力推进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集中统一领导”要求,紧扣审计机关政治属性,以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决定重大事项、主要领导批示的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为抓手,持续推动把市委的要求贯彻审计监督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强化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各项规定,并尽心做好上级审计机关涉杭审计项目的协调、配合、保障工作,全面体现“集中统一领导”的审计成果。
2.着力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收获新成果。全面落实监督整改,加强跟踪问效,紧盯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推动审计整改到位、实现成果有效转化。一方面,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并书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逐步建立起审计问题的披露机制、审计整改的督查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规范管理和权力运行,健全完善机制。
3.着力推进审计监督能力实现新跃升。持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提能增效的关键之举来抓;通过优师带徒、以审代训、课题研究等形式锻炼干部、培养干部,塑造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督促广大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求实、严谨务实、专业扎实的工作作风,保持“赛马争先”的工作状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使敢审敢严、真审真严成为习惯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