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推动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我局积极有序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为全市“全国法治政府创建”工作贡献积极力量。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优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一是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完善与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截至2022年底,累计开展30家次“双随机”抽查执法监管,做到“互联网+监管”执法信息应报尽报。
(二)建立健全依法审查及执法监督机制。强化依法审查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执法监督,确保行政行为合理合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对涉企现场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论证,压减重复或者不必要的检查事项。强化“三项制度”的规范化运用,一是充分利用日常执法监督及对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网络巡检,督促执法人员综合运用文字、影像等记录方式,实现现场执法和案件办理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建立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检查流程。二是第一时间对行政执法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服务窗口等平台进行公开。三是加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机构改革后职能调整,梳理形成应急局权责清单,确定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范围。健全法制审核机制,严格实行行政执法和法制审核相分离,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决定,推动了决策的公开、公正、透明。
(三)不断改进行政执法方式。探索建立企业行政合规机制。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完善失信惩戒工作机制,规范信用惩戒手段的运用。
(四)优化改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推动形成政策制度系统研究和保障合力。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我局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为契机,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认领问题和责任,对照整改方案,扎实抓好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
(五)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高度重视开展新安法专题培训。溧阳市应急管理局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为新安法专题培训做开班动员,提出“要做到以法为“依”、“要做到以法为“剑”、“要做到以法为“镜”。二是高规格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市局利用溧阳市主流媒体溧阳时报开设新安法宣传的专栏、专版,出版了《新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获得了当地企业与群众的广泛好评;在中国溧阳公众号发表《新安法满月谈》中多主体、多部门、多层次对于新安法的学习贯彻表明态度与做法;同时在“自在溧阳”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手段转载应急管理部《一图读懂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重点解读修改重点内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线下注重案例宣传。三是高频率铺开,扩大宣传效果。定期开展“我是安全生产宣传员”活动,将安全生产宣传与检查督查指导相结合,营造更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督促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抓落实,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推动企业安全、平稳、健康发展。与司法局、安委办等部门协调,将新安法宣传学习放入普法责任清单、法治政府创建之中,高频次铺开,扩大新安法宣传的效果与影响。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我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领会新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局机关及其下属部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把法治建设学习列为重要培训内容,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带动全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动法治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切实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年来,我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依法治市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充分发挥了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属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
(三)带头学法,法治观念显著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讲话精神,以身作则。提高了广大领导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法治化工作水平,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溧阳建设。把法治建设纳入了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
三、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打算
(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依法履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充分发挥备案审查网络平台作用,助推电子报备、在线审查等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网上巡查。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原则,不断丰富审查方式,逐步完善纠错手段。
(二)进一步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制度及工作规范,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完善和强化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社会监督。
(三)开展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专题活动,帮助企业自查自纠,提升安全管理。通过“开展一场警示教育”、“进行一轮风险辨识”、“组织一次普法宣传”等方式打造出一批安全、合法的示范企业,带动全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