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关于印发《2023年溧阳市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溧阳高新区综合管理局:
现将《2023年溧阳市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溧阳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3月6日
2023年溧阳市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3年溧阳市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批示,全面落实省、常州市有关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精准治理,坚持“小切口、抓关键”,开展中小型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整治提升,深化工业企业风险报告运用,狠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一、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提升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1.开展非煤矿山整治提升。强化金山矿、宏峰矿、长山南矿安全生产条件准入,严格“三同时”手续。落实日常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联系盯守或驻矿盯守责任人、安全巡查责任人“两人”责任。制定非煤矿山执法检查计划,开展非煤矿山全覆盖执法。跟踪完成原长山南矿、长山北矿3条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闭环,及时解除挂牌督办。
2.开展金属冶炼整治提升。全面排查涉及熔炼炉的金属冶炼企业底数,掌握熔炼炉数量、型号、分布等情况。聘请专家对全市金属冶炼企业进行服务指导,对照江苏省地方标准《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技术规范》开展核查检查,切实提升金属冶炼涉炉企业本质安全。
3.开展粉尘涉爆整治提升。持续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粉尘清扫每日上报制度,确保全市29家粉尘企业、81处产尘点位全覆盖。在重点粉尘涉爆企业推广使用自动清灰阀,降低企业粉尘爆炸风险,并将企业自动清灰阀使用情况接入市平台,以“小切口”“小投入”保障“大安全”。
4.推动重点领域提质增效。有限空间作业方面挑选20家重点企业全面运行有限空间作业模块,与常州局共同完善系统功能,各镇(区、街道)各选树1家重点有限空间企业“上锁设柜”示范点并加强指导。高处作业方面,坚持推广高处作业“1311工作法”,并常态化使用常州市信息化系统危险作业申报模块,推动有条件的厂房探索布置屋顶“生命线工程”。
5.聚焦重点领域优先推动。督促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冶金煤气、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领域企业,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单班作业30人以上粉尘涉爆企业全部达到三级标准化以上水平,各镇(区、街道)各选树1家标杆示范企业。
6.强化统筹推进和督查督导。定期召开全市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领域推进会、培训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综合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看”检查等方式,对重点镇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开展督查检查,扎实开展季度性通报,对重大隐患实施跟踪督办、挂牌督办和闭环管理。
二、注重现场安全管理,开展中小企业整治提升
7. 整治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全面开展中小型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整治提升行动,与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对全市1246家从业人员30人(含)以内和具有火灾风险的纺织服装服饰、文教娱乐用品企业,围绕火灾防范、危化品使用、危险作业、“厂中厂”管理等6个方面、13项重点内容,3月底前企业完成自查和省风险系统上报。
8. 开展专项检查指导服务。5月底前全市选取不低于5%、共计65家中小型工业企业对照重点整治事项开展指导检查。集中曝光一批涉及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重大隐患的典型执法案例,有力督促企业对照要求开展自查自改、自主提升。
9. 培育选树典型示范企业。5月底前,对各镇(区、街道)选树的24家安全管理水平高、现场管理规范的中小型典型示范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并组织同类型企业现场观摩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推介典型做法,请各镇(区、街道)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对接工作。
三、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0. 高质完成年度风险报告。一季度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完成较大以上风险报告工作,各镇区工业企业报告数、报告较大以上风险企业数、较大以上风险辨识数等主要指标不低于去年水平,确保全市工业企业风险报告走在前列。
11. 提升“常安码”运行质效。全面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人员扫码自查职责,规范使用“常安码”扫码检查并如实上报隐患。全年,各镇(区、街道)风险扫码逾期率不高于20%,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与度不低于75%,企业扫码质效值(扫码排查隐患数/四类风险数)不低于1.0。
12. 基层网格化监管再深入。全年组织开展不低于2轮次的网格员全覆盖培训并选树3个网格化监管特色乡镇。在全市所有镇(区、街道)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专属网格的基础上,每季度常态化开展网格化巡查,充分发挥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作用,督促企业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加强网格员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网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真正缓解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和监管力量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
13. 高标推进企业达标创建。扎实推进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申报和定级评审。2023年,全市工贸领域计划完成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申报4家(机械行业);计划推动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申报154家,具体分配如下天目湖镇5家、南渡镇8家、上黄镇8家、溧城街道3家;上兴镇10家、社渚镇10家、别桥镇10家、竹箦镇10家、古县街道10家、戴埠镇10家、埭头镇10家;溧阳高新区60家。
14. 提升标准化运行质量。对标准化持证和创建企业开展抽查检查。对系统填报质量差、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严重、达不到标准化基本要求等存在创建运行“两张皮”的企业一律实施摘牌,2023年全市组织企业三级标准化质量审计不少于20家,并发布专题通报。
四、多措并举夯实基础,稳步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15. 社团组织互助管理再扩面。引导全市社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互助管理,依托《常州市社团组织安全生产互助活动清单》《常州市社团组织安全生产互查清单》,推动全市符合要求的社团组织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联络员。
16.中介机构监管再加强。统筹落实好常州市地方标准、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信息化系统等要求,将中介机构及其服务项目列入年度执法计划,严查严管资质出租假借、报告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中介市场秩序,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质量。
17.培训考核工作再提效。持续完善系统管控,2023年全市安全培训考试机构教学培训和考试考核现场均配备高清监控设备,并接入常州市在线监测平台。大力提升准入门槛,按照常州市中介机构地方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推动执法检查,充分运用在线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检查质效,切实压实机构保障培训质量的主体责任。
18. 专家使用管理再严格。统一使用专家管理系统,严格实行资格暂停、退出机制,倒逼专家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优势,对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检查。
19.各项支撑保障更有力。坚持“小切口、抓关键”,准确把握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重点行业领域,紧盯突出问题、薄弱环节,按照已确定的3个“小切口”进行精准“破题”,制定务实管用的实招硬招,推动安全监管从“大而全”向“小而精”“小而有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