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各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现将《2023年溧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意见》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9日
202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重点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我们和知识产权”为工作主题,打造“知识产权溧量”工作品牌,凝心聚力,找准工作定位,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能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识产权贡献。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高质量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区域示范建设工作
(一)坚持以既定目标作为工作指引。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全面融入国家、省市各项战略部署,找准新征程新使命中知识产权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将《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溧阳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溧阳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高水平建成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市。
(二)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强省建设、强市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把质量作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生命线、主旋律、硬任务,坚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新发展理念在知识产权领域落地落实,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攻坚“品质城市”,离不开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方向,助力“重大项目提质工程”、“产业集群提升工程”、“富民强村提速工程”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切实支撑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提高我市经济核心竞争力。
二、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一)完善发展政策协同。修订完善市知识产权奖补政策,会同科技、教育、工信等部门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形成促进高质量创造的政策合力。完善知识产权监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配合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二)放大高价值专利示范效应。紧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加强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布局。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新一轮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项目。组织开展申报江苏专利奖、中国专利奖企业辅导工作。
(三)规范专利商标申请行为。加强统计监测,动态调整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加强政策宣贯和协同治理力度,强化创新产出质量协同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围绕国家局最新审查导向,聚焦区域重点产业和企业,全力以赴提高专利商标产出质量。
三、以高效能的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不断加大行政保护力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实体市场、展会、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配合常州市局做好行政执法维权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
(二)不断提高协同保护效能。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仲裁、调解协同衔接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推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加大与常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力度,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溧阳分中心,促使预审质量不断提升和功能拓展。
(三)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强弱项、补短板,抓好高质量发展考核、营商环境评价中有关知识产权工作评价评估,强化督查激励引导。强化部门协同,采取务实举措,对标各项保护任务稳步推进落实,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四、以高效益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一)完善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会同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协同培育“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中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组织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推动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深化“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持续推进商标品牌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二)优化市场运营转化机制。深化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培育发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织中小企业开展高校专利技术对接行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面增量。
(三)提升创新主体运用能力。在有条件的镇区建设知识产权工作站,制定《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辅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新一轮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积极组织省、常州市各级各类计划项目申报,同时,强化已有项目的实施监管,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项目引导作用,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五、以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夯实事业基础
(一)促进服务业稳步发展。实施专利商标代理质量提升工程,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分类评价推动服务机构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出台知识产权服务业扶持政策,同时,运用市场监管各种资源,不断加大代理行业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作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扎实开展区域合作。筹备市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认真落实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长三角知识产权联盟等区域协作任务,推进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协作。
(三)不断强化人才支撑。更实举措加强人才教育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分层分类组织专业实务培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不断培养知识产权后备人才。配齐配强基层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组织基层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轮训,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