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溧阳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主线,深入开展“百日行动”“苏安行动”和“211”行动计划,坚决打赢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攻坚硬仗,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安保障。主要表现为:一是党政领导坚强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保维稳和公安工作,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情况,落地提高辅警待遇等一批爱警政策;建立由市委书记主导,分管市领导、各镇(街道)一把手参与的“工作群”,健全“3+N”联合研判机制、信访联席机制和巡回督导机制,对各类突发不稳定问题即发生、即部署、即处置,形成“党委主抓、公安牵头、部门负责、协同配合”的安保维稳工作格局,公安部督导组充分肯定我市经验做法。二是稳定掌控更加有方。加快落地“情指行”一体化作战机制和“1+5”作战单元,高效运行维稳工作专班,固化“情报引领、专班运作、协同联动、闭环管理”勤务模式和“一日三研判、每晚一调度”工作机制,健全从源头到末端的预警、拦截、查控、处突、化解等全流程涉访维稳机制;年内,重大不稳定因素情报预警率100%,处置舆情敏感案事件48起。三是打防管控更加有为。实体运行大数据侦查中心,快侦快破一批大案要案,保持命案全破,八类案件破案率100%,抓获刑事作案成员同比上升46.2%,涨幅板块第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侦破九类涉恶案件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缉捕涉恶逃犯23名;持续推进“全民反诈”,年内破获电诈案件196起,打掉5人以上两卡“黑灰产”团伙10个,电诈警情和损失额度同比分别均下降;深化侵害妇女儿童权益违法犯罪线索专项排查,快侦快破性侵案件,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未成年人工作室;深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上级交办、群众举报线索全部办结;全市“两抢”案件连续25个月“零发案”,娼赌警情同比分别均下降,万人违法犯罪警情比常州最低,万人刑事发案比常州低位。四是服务发展更加有效。全警投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停车和犬类“三项整治”;年内,部、省、市挂牌5条事故多发路段全部整改销号,交通“示范道路”和“示范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佩戴头盔率分别达98.5%、96%和95%,亡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均下降,未发生涉酒驾醉驾交通亡人事故,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开展群租房安全管理“清患安居”专项行动,常态化“梳网清格”“扫楼扫街”,列管群租房512家,852处治安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发放微信奖励红包2万余元;积极推进二维码标准门牌更换重点工程,年内,全市新建小区全部按二维码门牌制作要求制作已制作完成并安装使用二维码门牌9577块;成功侦破溧阳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上上电缆被假冒注册商标案、德龙集团盗窃案等一批侵犯企业案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并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5个,落地便民利企新政100余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全力打赢“11.11”等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管控密接人员9400余名,接收隔离人员2万人,累计查处案件279起,今年120万条涉疫风险人员数据全部核查见底,感知平台39万名涉疫人员全部落实管控,群众防疫意识明显增强。五是队伍作风更加过硬。全面肃清孙力军政治团伙流毒影响;实体运行“从严办”,深化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警谈心谈话,对“枪酒车赌毒密网”等队伍风险形成“大监督”格局;深化执法规范建设,落实周通报、月研判和“溧智警苑”培训机制,实体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逐利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优化爱警惠警措施,调整交流科级干部24人、股级干部54人,集中通报表扬10批次、11个集体、1082人次民警、辅警,慰问负伤、生病民警等65人次,开辟民警就医、就学、家政等“绿色通道”;年内,市公安局获评常州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竹箦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获评“ 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民警王峰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1个集体、329名民警获上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