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围绕“两统一、六方面”的职责定位,紧扣我市“文旅融合巩固突破年”工作主题,着力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有力发挥资源要素支撑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抓布局、早谋划,不断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一是加速编制总体规划。科学研判未来城乡空间发展趋势,立足保障“十四五”项目建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的任务量及空间布局,有效拓展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空间。二是优化城乡功能布局。推动全市乡镇控规编制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整体统筹和项目管控,提高镇区建设水平水平。启动编制两湖创新区溧阳片区概念规划,深化常州532发展战略,整体谋划环长荡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续编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持续探索推进基于溧阳特色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三是提升规划服务水平。组织编制16个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保障德龙、时代上汽、航天工程等项目的土地征收和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完成桥东干村、老河村、陶家村等16个村庄的村庄规划评审,进一步推动全市美韵乡居建设。健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开展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资料整理和筛选,起草《溧阳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二、抓落实、护资源,切实强化资源管护能力。一是加快完善资源保护机制。多措并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手编制耕地“进出平衡”方案和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更新与监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补充耕地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和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别桥镇获评2022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全面推进林长制建设,层层压实林业保护目标责任,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着手编制新一轮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全面推动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有序推进省级公益林优化落界。二是全面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科学谋划生态修复路径,编制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方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全面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1621亩、增减挂钩复垦项目611亩。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完成造林4900亩、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1500亩、封山育林3000亩、湿地修复606亩,建设绿美村庄10个。全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持续推动美国白蛾的疫情监测与入侵防控;全面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除治病疫木1.12万亩、清理病死树750株。持续加强露天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获批太湖流域涵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回头看行动,对6个在采矿山终采边坡加强复绿工作。三是严格落实执法监察责任。加大自然资源执法巡查力度,全面落实全覆盖、严查处的执法监察工作机制,累计开展日常巡查1115次。严格森林植物检疫,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执法专项行动,现场检疫踏查面积1800余亩,签发检疫证书2929份。
三、抓重点、促发展,全力提升要素利用水平。一是精准保障重点项目。编制预支空间规模落地上图方案,完成省厅预下达的1296亩空间规模和1031亩省重大项目周转指标的落地上图工作。编制完成第二批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划定7个片区面积1.2万亩。优化调整生态管控区4543亩,有力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尤其是文旅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土地要素价值回归和指标显化,牵头制定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及土地指标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二是全面做好存量盘活。有力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目标责任,我市2021年度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综合考核评价排名突破至全省第十。与陕西省白河县签订苏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大苏陕合作力度。。三是重点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探索入市流程和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同权同价、流转通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提请市政府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入市净收益管理办法》、《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与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
四、抓服务、夯基础,有效落实为民服务宗旨。一是继续推动政务服务改革。配合完成我市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积极做好反馈问题的整改。扎实做好不动产权属登记,完成不动产权属登记4.1万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2.63万件,解决35个安置小区14524户群众的权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农宅贷”登记工作。推动工业项目不动产分割及分割转让,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年度地质灾害排查报告,排查并着手治理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深入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检查,对全市6座在采矿山的日常开采和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和督促整改,及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建设完成20个视频监控点位,实现对全市境内85%以上重点林区的实时视频监测、精准定位和智能识别;开展各类森林防火督查10余次,累计清理散坟集中地周边和林下可燃物面积4526亩,有效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技能比武大赛,进一步提升对突发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第一时间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累计接待来访群众约225人次,接听咨询举报电话约131人次,办理各类信访事项290件、行政复议案件15件。认真落实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精准推进依申请信息公开,累计办理依申请公开104件。四是加强基础地理和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完成地形图更新14.54平方公里,地下管线更新入库1243.9千米。地理信息产业项目再创佳绩,我局完成的《面向市县一体化的常州市三维数字城市建设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地理信息协会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另有2个项目获年度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