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自身、迎难而上,各项重点工作均达序时进度,水利要素在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一、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保供保灌有力有为。针对持续至今的干旱天气,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在市防指的科学指挥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一是补水入库保供水。沙河水库补水入库工程今年已运行2769.5小时,共计补水2378.15万方;沙河水库溢洪闸临时应急架机补库工程今年运行117.89小时,共计补水117.89万方。二是多措并举保农灌。指导天目湖、上兴、社渚、别桥等农灌用水相对缺乏的乡镇,采用河道清淤、临时架机、新建临时翻水线路等措施全力保证农灌用水,已累计提灌约2000万方。三是完善体系保长远。立足市情实情,编制《溧阳市抗旱规划》和《溧阳市抗旱保灌应急预案》,为我市抗旱工作打下了更加扎实基础。
(二)重点工程全面提速。2023年,我局牵头负责12个市级基本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8.34亿元,当前已完成投资约3.5亿元。续建项目方面:我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建设强度均位居第一的单体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北河治理工程、应急启动的沙河水库补水入库工程及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工程均已完工。花园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正加快推进,目前形象进度约35%,计划2024年7月完工。新建项目方面:水务项目持续提质增效,投资1.1亿元的南渡应急取水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被列入2023年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立项批复、征地(对下征用)等前期手续办理,正在推进工程招投标相关工作,计划8月开建,年内完成60%,2024年8月完工;投资200万元的实验初中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计划8月开建,年内完成;投资7亿元的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工程目前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建。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愈加完善,投资1800万元的奥体撇洪沟工程计划9月开工,年内完成;投资1849万元的2023年4座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投资250万元的塘马水库西庄补水站维修改造工程计划7月底开建,10月底完工;投资9517万元的大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开标,目前正在开展苗木赔偿等工作,计划年内完成80%。投资1003万元的大山口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形象进度50%,8月可完工。
此外,2023年移民后扶7个基金项目除溧阳市南渡镇堑口村农产品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报批工作外,其余6个项目已有4个完成招投标工作,2个正在招标公示,计划6月底前全面开建。面上农水项目方面,5个常州市农村水利补助项目已完成4个,11个市农水项目已完成4个,计划疏浚103万方,目前已完成约60%。
(三)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全年完成小微水体治理326个,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重点推进上兴镇上兴河、别桥镇一龙河2条河创建常州市示范幸福河湖,上兴镇树头岗村、天目湖镇谢家头村、戴埠镇王家村3个小微水体创建常州市幸福小微水体示范村,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提升工作。加大创建力度,完成鸡隆坝、上兴塘等7座省水利精细化管理二级工程创建任务。发现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26起,其中现场处理24起,移交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局立案处理2起,有效的维护了水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树立了法律的权威。持续深化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工作,继续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督检查。
二、存在的相关不足
(一)防汛抗旱工程短板仍然较多。中河等骨干河道治理仍未开展,部分水库塘坝病险较多,部分集镇、村基段圩堤仍未加固,泵站等排涝设施老化严重,部分新开发区域的防洪规划和防洪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针对去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部分镇(街道)地头沟、末级排涝沟渠淤积严重,泵站等灌排设施老化严重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区域供水一体化任重道远。我市承担城乡供水任务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只有天目湖水源地(沙河、大溪水库),如遇特殊干旱年份,供水保障能力存在缺口,且供水集镇管网漏损率较高。在当前旱情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市仍需保留部分乡镇水厂确保供水安全,离实现区域供水一体化的目标仍有些许差距。
(三)行业管理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河湖长制工作覆盖面不够广,一些景观河和偏远地区农村河道未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一些地下水取水户存有“占坑”现象,迫使管理指标“标红”;水土保持 涉水执法力度不够,案件处理办法不多;创建工作不够深入,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省水利精细化管理二级工程创建,以及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及应对工作。巩固深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坚持与应急、气象、水文等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机制,科学调度河湖水位,密切关注梅雨期天气变化,加强重点领域防范;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特别要持续有效落实好当前的抗旱措施,努力将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统筹推进各类重点水利项目。供水治污、防汛抗旱、水环境提升等项目均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组织管理力度,合理划分事权,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考核,加强督查,确保项目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三)纵深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压紧压实河湖长督导协调职责、各相关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责和各板块的属地管理职责,在现有基础上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溧阳的幸福河湖品牌。
市水利局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