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溧阳市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局“211”行动计划,紧扣“品质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制定实施30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职能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两节”、全国两会等重要时期、敏感节点安保任务,社会大局持续平稳有序,上半年,常州市委政法委测评溧阳群众安全感板块第一,夜间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度、矛盾纠纷解决率板块第二。
(一)高规格筑牢政治安全防线。以“情指行”一体化作战中心为载体,拧紧“研交办督结”闭环,强化政治安全守护力,妥善处置重大敏感案事件90起、各类重大警情590起,寻回失踪人员330人,查处传播网络谣言以及网暴类案件73起54人,;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排查突出情感纠葛577起,分层分级化解情感纠纷172起,化解率68%,命案零发生。
(二)高水平驾驭复杂治安态势。以“大数据侦查中心”为引擎,速破刑事案件48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26人、移送起诉737人,刑事发案、传统侵财发案、诈骗发案同比均下降,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常态运行涉网新型犯罪战训基地和全市首家防诈体验基地,发起公安部集群战役1起,打掉电诈“黑灰产”团伙3个,收网电诈回流成员128人,抓获数常州第一,电诈警情、损失额度同比均下降;严厉整治“黄赌”违法犯罪,成功办理省厅挂牌开设赌场案,“非现场”打掉一苏皖交界区域流动赌场,停业整顿旅馆2家、娱乐场所1家,侦办黄赌刑事案件3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3人,同比均上升,黄赌警情同比下降;升级平陵、创智园警务站,分批推进“常安”系列社会面集中清查行动,巡特警、交警铁骑、派出所警力联动面上巡防,持续“拉车门、拔钥匙、关门锁”,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9%。
(三)高要求强化公共安全监管。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有力抓手,扎实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排查全市1000公里353个点位,确定隐患整改点位146处,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序时推进;持续加强“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农村“两违”以及行人、非机动车等重点违法查处力度,约谈中、高风险企业47家,现场查处交通违法5.7万起,全市交通亡人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均下降;开展打通“生命通道”消防隐患整治攻坚,检查各类消防主体责任单位1.22万家,整改五类场所隐患316处,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391份,移交消防督改153处,处罚物业公司3家;扎实推进校园安全整治,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推动完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全市156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落实护学岗和“法制副校长”,1-6月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同比下降21.4%。
(四)高品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品质城市突破年”行动方案》,在常州范围内率先打造一窗通办的公安“综合窗口”,并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对企专窗”,集中进驻104项服务事项,群众排队时长压缩50%,高峰吞吐能力提升2倍,窗口投诉量环比下降25%;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高规格举办涉企案件防范宣传片首映式,联合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公证提存工作办法》,侦破涉企案件21起、各类经侦案件10起,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50万元,涉企积案清理率100%;强化民生安全保障,成功破获部督等食药环知案件3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8人。
(五)高质量打造过硬公安队伍。局党委每月听取从严管党治警工作汇报,每周召开队伍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队伍质态联席会议,专门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专题开展看守所内“实境式”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家属群”,强化“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局党委每月听取执法规范化建设报告,定期召开执法管理委员会、执法联席会议,续聘选聘16名基层所队专职法制员,开展源头执法、涉案财物管理、涉伤警情处置、刑事案件积案清理等专项检查,并联合检察院、人民法院,完善提前介入、刑事速裁工作机制;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完成基层派出所主官进街道班子工作;优化爱警暖警,制定《溧阳市公安局民警重大事项祝贺慰问制度》,修订《溧阳市公安局民警请休假制度》,走访慰问230人次。
二、下步思路
下半年,溧阳市局将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安保维稳,紧扣“八大体系”建设路径和“品质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机制、建强队伍,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模式,扎实履行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抓队伍的职责,全力争取“保三进三争第一”。
一是建强警务体系,改进作战模式。响应端,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作机制,内部通过一图调度、合成进驻、多链路响应,进一步聚合资源手段,完善场景支撑,牵总全市公安机关高效应对处置各类敏感舆情和案事件,外部通过健全“110+政务、信访、应急、消防、急救、城运、矛调”等多部门大联动新格局,促发联动共治,压实属地、属事责任。作战端,完善大数据侦查中心建设,明确全局性赋能定位,进一步融合侦查警种、技战术资源,完善合成研判、盯案包案机制,全量分析警情案件,及时响应各派出所、各警种发起的实战需求,并通过主动深查,实现线索深挖,集中优势办大案;完善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发挥“侦协办”实体运作优势,建强公安刑事速裁团队和预审力量,对危险驾驶、交通肇事、帮信、掩隐、盗窃、毁财等案件加大周转效率,大幅提升6个月内移诉比率,保障战果颗粒归仓。防控端,完善基础管控分中心建设,将警种基础管控岗归并统筹、合署办公,对涉稳、涉政、涉邪、涉恐等涉及基础排查、基础管控的工作统筹把控,对指令统一下达,由派出所社区警组统一承接、核查、反馈,进一步汇集情报信息、基础要素,支撑打防效能,实现良性闭环。
二是建强护航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上,认真践行集中宣防承诺,开展经侦类、知识产权类案件办理培训,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能力,并推进涉企案件防范宣传片全市覆盖,帮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提升识风险、防风险、去风险能力;依托中关村创智园警务工作站,打造“溧阳市公安局优商护企服务中心”,整合经侦服务站、网安工作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职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元化、便捷化”服务;协调市文旅、应急、消防等部门,做好“天目湖马拉松”、音乐节及自行车越野赛等大型活动安保。安全保障上,序时推进整治群租房安全隐患、农村交通安全守护两件民生实事,加快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建设,推进10处挂牌道路,2个交通安全重点镇(街道)整治整改,狠抓重点车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管理,狠抓消防隐患、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减量控大防事故;联合高新区管委会、住建、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及社会专业机构,推进233国道泓口路口拓展工程、233国道泓口大桥非机动车道改造工程、233国道永盛路口改造工程等工作,保障产业聚集区通行有序。政务保障上,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各乡镇公安专窗,扎实落实长三角地区户籍业务“区域联办”,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国通办”,推动与公安业务相关的旅馆、企业开办、人才服务等“一件事”,深化高频全流程网办项目,并对企业海外重大项目、紧急商务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是建强管理体系,提振干事热情。坚持树正气、打邪气,树立“向奋斗者看齐”的正面导向。突出全面从严,认真学习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抓好“八小时”外监督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严查违规饮酒、酒驾醉驾、插手办案、参与赌博等突出问题,突出政工干部履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严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坚持新官理旧账,推进问题整治,系统性核查来信来访、涉警投诉、上级批办等,常态化开展督查督办,认真自查自纠,着力解决“硬骨头”难题。突出实干引领,探索完善实战岗位能力评价体系,兼顾“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特点,让干得多、干得好、评价好的同志脱颖而出,倾斜表彰奖励、提拔任用、典型选树,形成正面示范;推进工作能力提升,落实新警培养“三年成长计划”,完善警师制、跟班轮训、岗位交流、实战练兵机制,让专业人才回归专业岗位,促进人岗相适;持续优化警力配置,原则上新警全部分配到基层所队,不进机关,机关大队原则上不增加警力,只调整优化年龄结构。突出品牌示范,围绕实战强化内部挖潜,打造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合成作战、基础管控、刑事办案能力提升等业务品牌集群,提高溧阳实战能力的“辨识度”;围绕暖警爱警,组织好队伍业余时间体育运动,升级完善理发室、理疗室、警药房、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功能布局,打造惠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