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促发展
一是理论宣讲做细做活。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开展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组建溧阳市教育系统“红烛先锋”宣讲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上半年累计开展活动10余场次,听众约800余人,获评“溧阳市优秀理论宣讲队”。二是组织建设抓细抓实。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溧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校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的工作意见》,完善干部梯队培养体系。新增19个溧阳市2024年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巡察整改落细落深。结合市委巡察反馈意见,制定了261条整改措施,落实问题销号管理。同时,积极配合市委巡察办做好“强化巡视整改工作流程指引”试点工作,对埭头中学等12所学校校长进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教育经费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装备采购管理的通知》,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资源统筹保民生
一是统筹学校布局规划。锚定学位资源“总量可控、供需平衡”目标不断发力,稳步推进5个中小学续建项目,实验初中天目湖校区等3所新建学校秋季启用,按序推进新昌初中等4所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分批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制定并完善师生分流等布局调整方案。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上半年累计资助学生4272人。三是稳步办理民生实事。组织20所幼儿园新增托班33个,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按序推进10所自办食堂改造工程,发布学校食堂红黑榜,创新食材配送、食堂管理模式,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保障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努力办好民生关切的要事、实事。
(三)队伍优化提师资
一是筑牢师德师风底线。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轮训,突出教师言行管理,发布教师“十大禁言”,重点关注教师对学生言语和行为霸凌,严肃查处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组建8个工作组,针对教师违规补课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深入小区、校外培训机构等场所,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现已出动百余人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二是广开人才招引渠道。进一步加大优秀教育人才招引力度,新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名,通过“优才计划”等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39名,其中首次与人社局合作“名校优生”招聘“双一流”师范生6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教师56名,新增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培养优秀毕业生20名,为教师队伍素养提升蓄势赋能。三是狠抓教师专业成长。联合南师大,成立“黄伟博导工作站”,组织第二批“名师成长营”常态化开展外出访学、跨市交流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双师课堂”,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8000多人次,切实提升队伍素养。新增江苏省名师工作室1个,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9名,常州市“四类教师”83名,省市级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基本功等竞赛获奖19人次,为品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能级提升展实力
一是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顺利通过普及普惠省级实地核查,并在反馈会上获专家组高度肯定,义务教育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圆满结束,“双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实践基地、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单位等试点建设,承办2024年长三角品牌职校联盟大会,溧阳教育影响力持续扩大。二是发展内涵稳步提升。新增4所常州市优质幼儿园、4所常州市优质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成功举办常州市第六届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风采展示活动溧阳专场。继续探索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尖子生培养领先地位不动摇,省溧中再次获评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连续三年获评中国“百姓学习之星”。三是产业支撑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深化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继续推进联院分院升格工作,并紧扣我市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需求,新增相关高职专业4个,预计新增招生计划380个,牵头成立溧阳工匠学院,组建京东数字物流等5个订单班,着力推动学科专业与我市优势产业深度匹配,精准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能工巧匠。
(五)减负增效优生态
一是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双减”提质赋能,获评常州市级“双减”优秀案例57项,出动263人次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检查。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建立中小学行政巡课制度,实行作业量每日监控,优化课间管理和课后服务组织形式,切实保障中小学减负增效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学生关爱落到实处。从严从紧推动“润心”行动,累计开展了两轮中小学全覆盖的四不两直专项督查。定期发布《致全市家长的一封信》,《1205时光》家庭教育指导栏目全面改版升级,累计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164场次,积极放大校家社协同育人效能。三是推动安全保障落到实处。深化校园霸凌防治,为全市学校新装监控1973个,针对重点场所实现监控全覆盖。组织开展第六届法治宣传周活动,聘请124名法治副校长与全市中小学实行“人盯校”,切实筑牢校园安全保障。联合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开展溧阳市民生系统消防安全联合督导整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消防技能培训,严格落实安保人员24小时校园巡查制度、护学岗制度和校园准入制度,筑牢校园安全阵地。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部门联动,抢抓暑假施工期,加快推进10所食堂改建工程、2所高中宿舍改造、溧阳中专教学区空调专用电路改造项目、溧阳中学生化实验室改造工程和20所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等,确保新学期及时投用,进一步筑牢学校服务保障。
二是加快推进队伍提档。始终坚持师德为先,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督查,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名师和干部队伍梯队培养体系,组建首批“溧阳市幼儿园名师成长营”,做好省333高层次人才遴选申报工作,夯实“三名工程”“四类教师”储备,努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尖端名师队伍。继续做好新一轮县管校聘教师流动工作,严控自聘编外教师数量,规范借调行为,切实优化全市教师配置。
三是加快推进品牌提级。针对“双创”工作,始终保持与上级常态沟通,及时获取相关反馈,同时积极做好社会满意度调查等迎检准备,确保一举创成。抓实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学年)的总结评估,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奖和教育贡献奖评选,组织学校将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属地政府纳入到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来,以各学段、各学校的品质发展,不断丰富品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四是加快推进隐患整改。针对安全隐患问题,联合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问题销号管理。主动配合两院、政法委、公安局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霸凌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深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做到校园霸凌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