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品质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以打造整洁有序、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上不断突破,以高品质城市管理,推动城市品质新提升。城管执法大队被住建部评为2023年度巩固强化“强转树”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一、高质量推进民生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围挡打开活力空间。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对城区范围内各类围挡进行全面摸排,确定41处围挡打开地块。目前,已完成打开18处围挡,主要进行环境整治、覆绿提升,剩余23处围挡正加快打开。“溧小青•拾光园”“盛世•光年”2个口袋公园已建成投用,其余8个口袋公园正加快建设。
2.“美丽街区”焕新建设。选定在“高静园—宝塔湾”“阳光城市—唐家村”相关区域,分别以“记住乡愁”和“乐享活力”为主题,建设2处美丽街区。该项目已完成联合审查,正围绕市容秩序、长效管理等方面开展整治提升,计划于11月底完成建设。
3.便民摊点提档升级。选定在昆仑菜场东侧、盛扬苑南门及徐格笪路北侧建设3处蓝盾便民服务站,并结合闲置核酸采样亭再利用,更新城区内70处五小便民摊点老旧设施。该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概算编制,并发布采购意向公示,计划于10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二、高标准整治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1.停车管理文明有序。联合交警等部门,加强停车秩序治理,今年以来共引导各类车辆规范停放14.5万余辆,整改非机动车飞线充电9000余起,新增机动车车位210个,安装13组65个非机动车充电桩。将违停处理窗口和违停取车窗口合署办公,方便市民处理违规停车事宜。
2.禁违拆违强力推进。开展经营场所“回头看”“厂中厂”治理等专项行动,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全市1-5月共拆除违建528起,约5.7万平方米,其中拆除存量违建250起,约4.7万平方米,拆除新增违建278起,约1万平方米。
3.市容顽疾攻坚突破。加强建筑垃圾、餐饮油烟等市容管理难点问题整治,立案查处建筑垃圾运输违规案件38起,查处建筑垃圾乱倾倒点位36个,检查餐饮店500余家。推进“生命通道”畅通工程,整改拆除存在消防隐患的户外广告、店招标牌94块,现场处置违停及堵塞、占用通道的车辆800余辆,疏通消防通道320余处。
4.执法协作纵深开展。与宜兴、广德、长兴、安吉、郎溪等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签署协议,联合打击非法处置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非法转移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合作以来,出动300余人次联合执法18次,查处固废乱倾倒行为9起。
三、高效率实施精细管理,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1.突出“数智”赋能。整合智慧环卫、数字城管等信息平台,实现城市运行服务“一网统管”。利用自动巡航无人机,对市容市貌、户外广告、规划建设等城市治理领域进行专项体检。持续开展市容环卫责任区信息化管理示范点建设,计划新建市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15个,通过远程监管、AI智能抓拍等方式,实现问题快速发现、高效处置。城市智慧化管理已初步形成“无人机天上巡、执法人员地上查、智慧监控AI识别”的空地一体巡查模式,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2.突出城乡一体。制定全市环卫行业标准,开展城乡环卫长效化考评督查,推动环卫作业“同城同质”。开展垃圾分类小区提质增效行动,完成19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清洁屋建设招标工作,剩余10个达标小区清洁屋正在招标公示,农村12个行政村垃圾分类提标改造项目已完全招标前期工作。定期开展绿化行业培训,强化绿化专项考核,提升乡镇绿化管养水平。
3.突出精致精美。精心打造“美溧常在”保洁品牌,实施“冲洗扫喷一体化”新型道路机械作业模式,环卫专管公厕实行“彩虹式”保洁+小微快修精细管养机制,推进冬季温水洗手等便民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和人文关怀。在燕山路等4条街道6万平方米区域开展“净美街区”试点,以点带面实现市容环境与保洁质量的整体提升。对清溪中路、清溪南路、南环东路3条道路节点绿化提档升级,增进城市与绿地相融、市民与绿地互动。目前,清溪南路、清溪中路花漾道路已完工。
4.突出共建共享。第二批7处约1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打开更多林下空间。推进星级公园创建工作,举办高静园兰花展、燕山公园月季展、湾溪公园绣球花展,推进国球进公园、增加露营平台、志愿服务点等功能设施,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四、高要求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效能
1.开展学习培训教育。开展全市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组织98名执法骨干赴武汉大学开展综合素能提升培训,与江苏城建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常态化开展综合执法、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安全生产等各类培训,不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2.打造“枫桥式”执法队伍。全面打造以“党建引领有作为,廉洁规范有形象,化解矛盾有方法,基层治理有质效,为民执法有温度”为目标的“枫桥式”执法队伍。借助法律顾问、驻队律师、社会力量发挥调解作用,主动融入镇(街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设立“城管工作站”“便民服务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实现“枫桥经验”与执法工作有机结合。推行非接触式执法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等柔性执法,让执法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3.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丰富“蓝盾驿站”便民服务内涵,党务、业务、服务三位一体,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市城管局蓝盾驿站大讲堂”获评全市优秀理论宣讲点。与福阳社区等党支部结对共建,打造“天目绿源”党建联盟。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行动,300多名在职党员常年与所在社区保持联动,助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