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近日,溧阳市阳光公益法律服务中心获评“2023年常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溧阳市阳光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是溧阳市首家法律类公益性民非组织,为了畅通普法宣传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法律知识,享受法律服务,阳光公益常态化地以“三下乡”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志愿队伍的专业性、法律宣传的先导性,扎实做好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
一、找准结合点。阳光公益志愿队伍结合各村(居)民的实际法律需求,制定“服务指南”,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按照不同对象不同法律、同一法律不同侧重、同一内容不同深度提供针对性普法服务。将重点法律法规宣传计划分解到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如反诈骗、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近三年来,志愿者们共开展了200多场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累计服务时长680小时,服务村民10000余人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同时,组织志愿律师编印《民法典365问》《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中的法律智慧》等普法手册20000余份,发送至全市35个村(社区);积极探索新媒体新技术普法,阳光公益志愿者们对时下法律热点、法律新规拍摄成视频进行解读和讲解,已录制发布《公司辞退员工该如何支付赔偿金?》《银行贷款为何需要考察夫妻双方的信用状况?》《婚后父母出资买房,属于借款吗?》等普法微视频近60多个,累计播放量达20000余人次,深受民众好评,在镇村营造了浓浓的学法氛围。
二、找准着力点。在常态化普法的同时,志愿者们每月到村社区为村民们开展“法律坐诊”,对于一般性的法律问题,志愿者直接进行现场解答;对于案情复杂或者重大纠纷的问题则会组织志愿团队集体商讨后给予相应的法律意见,及时为群众释疑解惑,有效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对于涉及诉讼的困难群体,阳光公益指派专业律师为其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志愿者们以村(社区)干部、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基层骨干力量800余人为重点对象,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使基层力量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法治思维和方向感,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找准发力点。关爱困境儿童,法律幸福护航。阳光公益志愿者们自2018起组织了32名志愿者历时21天,累计152小时,走访溧阳市12个镇区街道,133名困境青少年,经过数据统计、材料分析,针对32名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再次展开走访调查活动,多次开展推进会,探索解决办法,制定相应方案,并落实到具体行动,后通过诉讼形式成功帮助2户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变更了监护权,其他多名原本监护缺失的儿童监护责任得到落实。民工维权,阳光同行。阳光公益还致力于农民工权益保护,派驻志愿律师参与人社局值班,为农民工维权开通“绿色通道”,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近三年,累计帮助了近500名农民工进行了公益援助,近600万工资得以全部清偿,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促进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