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1月16日上午,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会上,常州市市长盛蕾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成绩,明确了2024年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细化了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溧阳高新区位列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第三,芜申线溧阳城区段主体工程完工,溧阳港开港,溧阳高新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溧阳天目湖湖畔生态岛试验区,推动溧阳、金坛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融合发展……在这份新鲜滚烫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闪亮的“溧阳元素”清晰可见,既“晒”出了过去一年全市齐心奋斗的“成绩单”,也“挂”出了新一年的任务目标和“作战图”,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词汇,蕴含着诸多“溧阳机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溧阳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谱写发展新篇章
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新能源之都建设上再出发,谱写产业集群发展新篇章。2023年,我市在抢抓战略机遇中,守正创新、勇于突破,交出了转型升级的亮眼答卷。“2+2+X”产业集群产值占比提升至89%,其中以动力电池、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750亿元,占常州总量的24%,以高端不锈钢为代表的绿色精品钢产值达1080亿元,成为第二个千亿产业。
紧抓发展的“时”与“势”树牢“项目为王”理念
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重大项目攻坚。我市绘制产业链图谱,成立市级投促公司,探索公司化、市场化运作,以经贸活动为抓手,拓展招商联络渠道,2023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4个,其中百亿元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2024年,我市将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头号”工程,发挥市投促公司统筹作用,统筹考虑用地、规划、能耗、产出等因素,动态更新溧阳招商地图,深入推进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全面加强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对接合作,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积极鼓励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数实融合步伐。我市完成375家企业数字化诊断,新增8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9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实施装备数字化换代、车间智能化升级、工厂网络化发展,并大力支持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践行“两山”理念上再出发,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我市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坚守“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底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有效压降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保护,聚焦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深化“三个一体”理念,着力补齐城乡供水治污短板,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做好历史遗留地块的土壤污染防治,有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生态岛试验区省级试点建设,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推进水库塘坝清淤扩容和备用水源建设,强化跨界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安全。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
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我市兑现“天目湖英才榜”政策资金超亿元,成立新能源产业人才创新联盟,推出“锂享新能源人才小镇”品牌,建成投用人才公寓7817套,长三角科学家之家、智溧锂享家获评常州三星级人才公寓,引进各类人才1.46万名,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5名,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博士”各6名,常州“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39名、常州人才攻关联合体3个。
2024年,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我市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扣“品质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系统推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治理、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在常州“万亿再出发”新征程上挑大梁、强支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余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