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近年来,我市以动力电池产业链产改为工作重心,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工会赋能、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下好组织强链“先手棋”,技能补链“关键棋”,服务延链“长远棋”,充分激发链上新动能。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具备超前布局和创新发展思维的溧阳率先驶向壮阔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蓝海,形成了国内产业链最完整、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创造了诸多敢为人先的纪录,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了“溧阳经验”。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达1140亿元、增长21.5%,分别占常州市的82%、全省的39.1%、全国的15.7%。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溧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也是溧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路上行稳致远的有力体现。
加强党建引领,下好组织强链“先手棋”。2023年,我市成立动力电池产业链党委,以链主企业江苏时代党组织为引领,推动链上企业党组织“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骨干企业优势,链上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17个,成立党员人才创新工作室5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个,选树“两优一先”代表13名、省劳模1名、常州市劳模2名。链主企业江苏时代入选全球“灯塔工厂”并获评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搭建赋能平台,下好技能补链“关键棋”。我市紧紧围绕产业链协同部署创新链,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联合创建13家重点科创平台,强化科创平台创新引领,联合上下游企业、市场服务机构、高层次人才等,成立创新联盟,聚焦行业“卡脖子”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产品研发67项。此外,市人社局大力支持产业链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于2022年取得电池制造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截至目前,已有153人取得五级(初级工)证书,156人取得四级(中级工)证书,238人取得三级(高级工)证书,1人取得特级技师证书。市总工会积极构建“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的动力电池技能人才培养机制,2023年举办电池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2000余名职工岗位练兵,158人取得电池制造工技能等级证书,今年10月将继续举办电芯制造工和模组组装工技能竞赛。
涵养共享生态,下好服务延链“长远棋”。我市定期举办产业链圆桌研讨,搭建产业链企业交流学习、协调会商、供需对接、项目共建等平台,助力企业“面对面”交流、“手牵手”合作、“肩并肩”发展。溧阳高新区举办动力电池产业链运动会,2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创平台,在拔河、田径、趣味运动会等近20个项目中同台竞技,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溧阳高新区、市总工会联合打造2400平方米的锂享职工之家,常态化开展亲子DIY、桌游、音乐会、暑托班等活动,让产业链广大职工在锂享职工之家中共享“家”的温暖与幸福。(通讯员/罗惟 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