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原通知公告历史信息 >>内容
2023年,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总目标,积极创建“法治市监”示范样本,全系统干部职工法律素养不断增强,依法行政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执法水平与队伍形象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第一责任人主抓主导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党组中心组及广大干部职工中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的学习。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坚持重要法治工作集体决策、集体研究,并做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工作,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统筹谋划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溧阳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实施方案>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出台《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把法治建设放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助推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推行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引入重大疑难案件法制事前介入、科室疑难会商等机制,进一步增强法制审核规范化、合法化。2023年,政策法规科共审核一般程序案件289件,召开案件集体讨论会议15次,审核案件未引发行政复议、诉讼及相关纠错、败诉。强化执法全过程记录,配强执法记录仪、执法终端等装备保障,实现基层执法办案全覆盖。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公示,依托溧阳市政府官方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推进执法信息公开,提升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度。
(三)持续加强执法力度,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一是打造执法为民“铁拳”品牌。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和医疗美容专项行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严厉查处食品非法添加、“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等违法行为。二是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立专班,围绕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虚假宣传问题隐患开展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查处涉及养老领域违法行为,重点查处不正当竞争、明示或者暗示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3起涉老诈骗的虚假宣传案件。三是加大新兴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延伸监管触角,针对近年来时兴的外卖送餐、抖音探店等行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四)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全力守住民生安全底线
一是严防食品安全风险。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全市“安心菜场”共开展快检43353批次,其中,蔬菜类40260批次,肉类1159批次,水产品类149批次,疑似不合格335批次,合格率99.23%。认真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茶叶生产专项检查、白酒生产专项检查、端午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提升专项整治、中秋国庆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肉制品专项检查等工作。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宣贯会,并对“生鲜灯”进行专项检查,通过融媒体多种形式宣传不得使用“生鲜灯”,保障消费者权益。开展“市监蓝 常安行”执法直播两次,对南山竹海、天目湖景区进行执法检查,获得广泛好评。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监管,有效防范药品安全风险。全年共检查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1317家,双随机检查化妆品经营单位66家。共上报评价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266份。三是严格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针对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开展专项检查。灵活运用大数据监管,全市21台(套)游乐设施“实时监控”、7400余台电梯“联网反馈”,智慧监管水平提档升级;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676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728项,立案处罚12起。开展燃气器具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危化品、钢筋、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推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五)抓好争议调解工作,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有效规范行政争议协调处理。把行政争议的应对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积极实践、规范行政复议及诉讼应诉。积极组织案件审查、答辩,依法配合复方机关和法院的案件审理,按规定组织出庭应诉、答辩,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全年协调应对行政复议35件,其中已办结28件,2件维持,18件驳回,相对人主动撤诉8件;行政诉讼1件。二是抓好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节假日领导和专人在岗值班、领导包案负责、矛盾纠纷排查等机制,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请求,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本年度累计通过常州“数字信访”、来信、人民网等平台收到信访53件,已办结52件。三是做好消费维权工作。牵头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创建工作,推动消费维权共治。畅通消费投诉线上线下渠道,高效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791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0余万元。
(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一是扎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秉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的理念,落实江苏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减轻处罚清单,全年免罚减轻罚191件,涉及金额1028万元。二是全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年共有28个部门实施了单部门检查任务264批次,27个部门开展了联合检查任务68批次,共抽取检查对象2886户。全市32个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向省平台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信息37597条,归集2类及以上部门数占比93%,归集3类以上部门数共15个,处罚信息公示率99.8%。三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听诉求促发展。持续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行动,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标准化建设、质量体系建设、专利申请等情况,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七)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内部法规实务培训。通过冬训集中学习、全员专题知识讲座、业余时间观看视频讲座、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监管业务、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民法典知识、价格监管执法实务、专利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分析等各项业务培训。组织分局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夯实执法人员业务理论基础。将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省局依法治理知识竞赛、学宪法学党章知识竞赛。四是召集业务骨干分析研判问题症结、讨论制定高效策略,向稽查人员传授推广。二是丰富普法宣传形式。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主题,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结合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世界计量日、质量月、世界标准化日、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以及市场监管重点法律施行或周年纪念日等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普法宣传。坚持法治实践与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推进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等市场监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组织开展“市场监管大讲堂”系列宣讲活动。建设“市场监管大讲堂”社区讲堂,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及法规宣讲带进了乡镇、校园、商场等,讲座题材新颖多样,内容针对性强,包括放心消费创建、净水器流动销售套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
(八)内外渠道多措并举,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发布、备案、评估和动态管理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制订严格依法、程序规范、务实有效。二是健全内部权力约束机制。落实党委会议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制度、重大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公文管理制度等议事工作规则和各项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和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强化法制审核合法性审查,确保每一事项均有制度约束,工作均按规定程序运行。三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二、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面临法治规范要求高、法治考核任务重、法治监督压力大等复杂严峻内外形势,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工作上级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实践,守住了“基本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一是推进政府法治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对全面、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性有待提高。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谋划
下一年度,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工作的精神与要求,秉承“执法为民、普法惠民”担当使命,进一步深化“法治立局”战略,推动“法治市监”建设提质扩面,力争法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是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对全局法治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统筹协调。加大系统法治队伍建设和骨干力量培育力度,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有效解决当前法治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突出问题。
二是畅通机制,进一步完善执法全过程监督。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方式,以培训考核、案卷评查、执法监督等多维度,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实现执法监督全过程覆盖。以扎实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实现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级、各类执法培训。举办“品•智市监”讲堂、执法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班,提升系统全体人员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