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立足自身、迎难而上,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有序,水利要素在品质城市突破中得到充分彰显。11月初,市水利局因年度工作突出,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一、以迅应汛,防汛抗旱防台连战连捷。严格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7月12日—14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面平均梅雨量202.2毫米,最大点雨量社渚镇麻园318.0毫米,沙河、大溪分别为228.5毫米、188.0毫米。特别是7月12日5时至15时,南山片32个水文站雨强达特大暴雨以上。面对汛情,全市水利系统严密组织,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积极协助指导各地抗洪抢险,确保了大汛大水无大灾。准确预测两大水库入库水量、有效应对水库超设计水位情况、规范尽责巡查水库等三项举措,更是得到省水利厅厅领导的多次肯定和点名表扬。此外,面对中秋假日期间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贝碧嘉”及出汛后的超强台风“康妮”,充分发挥市防指中枢作用,适时根据台风变化和省市的最新要求,加强对防台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省市防台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相关预案。同时,严格落实“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责任,各板块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防指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确保了汛情、险情、灾情指挥调度命令畅通无阻。
二、铁腕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扎实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河流水质提升工作等水环境治理提升行动。一是100条支浜消劣稳步推进。通过问题类型划分,推进分类整治。其中:生活源污染、工业源污染、河道管护等问题的支浜,计划12月底前完成整治;农业源污染问题的支浜督促加快推进面源治理,强化现场巡查管护。目前各板块上报完成整治59条(含城区1条),验收通过18条。同时,根据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检测反馈,正对新通报的支浜按照同样标准及时开展整治。二是农污治理全面提速。进一步完善全市全域农村污水治理方案,按照资源化利用与传统治理方式相结合模式推进,并于7月中旬全面启动实施。目前已基本完成资源化利用部分(49个行政村,283个自然村,12000户)任务分解;传统治理部分(34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约8500户),已有112个自然村进场,力争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优化后的模式总投资约4.9亿元,较全域农污EPCO项目节省投资约3.3亿元。此轮治理完成后,我市行政村治理率将达100%,可全面达到省、常州的考核要求。三是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不断增加。在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完善方面,已完成65公里(共约110公里)的修复疏通工作,剩余部分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在城区污水系统调度改造方面,通过改建、新建泵站及配套污水管网,将二污厂服务范围内的污水部分调度至花园厂,释放二污厂处理能力,全力保障高新区的污水收集处理,已于10月底进场施工,力争年底前完成;在城镇污水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专项行动方面,已基本完成6个达标区建设,剩余5个达标区将纳入溧阳南部片区排水管网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已应急进场实施茗仕嘉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岔河排水清淤及周边智能截流井建设工作;在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方面,根据前期对9个建制镇和高新区雨污管网溯源排查整理的问题清单,已基本完成“一镇一策”实施方案初稿编制。据初步核算,我市当前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较2022年的70.5%增长约15%。
三、紧扣民生,工程综合效益愈发显著。紧跟新形势,把准新方向,集中资金、人员、技术等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在完成区域供水PPP项目、南部山区供水改造提升、转供水改造等基础上,全力推进南渡应急取水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近期进行联合调试。在此基础上,正加快研究分析备用水源建设,从投资、水质、水量等方面科学分析长荡湖作为备用水源的可行性,努力形成具备主水源、备用水源、调节水源的供水新格局。将两大水库灌区农业灌溉由自流灌溉改河道提水,目前在建部分已完工,项目建成后,大溪水库预计年新增节水能力35.2万方,年新增粮食产能302万公斤;沙河水库节水和增产年总效益为448.16万元。同时,每年估计可置换2200多万方水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城乡生活用水需求。持续擦亮“移民扶持项目”招牌,2023年第一批基金项目除南渡堑口农产品交易服务中心项目正在扫尾外,其余全部通过竣工验收;第二批基金项目除天目湖镇毛尖村项目外,其余全部通过竣工验收;2024年12个移民项目除2个生产开发项目尚未招投标外,其余10个项目均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开工。截至2023年底,全市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331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2元)。
四、创建引领,行业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修订印发《溧阳市镇级河湖长履职评价办法》和《溧阳市河湖长制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全面量化考核指标,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和河湖长履职。市、镇、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29688次,解决问题66个。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和小微水体整治,年内完成2条常州市示范幸福河湖和2个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建设。持续深化水库管护“溧阳模式”,大溪、塘马、王母坝、双百岕等4座水库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试先行试点,溧阳更是作为全国试点区域引领前行,计划12月底完成试点区域及试点水库的创建工作。抽查河道1012条(次),发整改通知书192份;发现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共30起,其中现场处理28起,立案处理1起。围绕“五统一”要求,全面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化治理,目前建制镇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工作已完成,计划报上级部门组织“一镇一策”实施方案评审。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溧阳水利履新职、提质效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系列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贯彻上级水利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围绕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继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溧阳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溧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奋力推进溧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围绕上述目标,全面完成全域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中心城区排水泵站及管网系统调度改造工程、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排涝能力提升工程、天目湖污水管网二期工程、戴埠镇雨污分流及天然气管网综合提升项目等6个续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约5.25亿元。初步计划实施青龙山水库扩容、沙河水库中干渠西干渠灌区水源工程续建、长荡湖退圩还湖及环湖堤防前期等3个库新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约3.97亿元。初步计划实施2025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玉华山和小石桥小流域综合治理、沙河水库灌区续建与配套现代化改造、2025年小型水库防洪能力及设施提升等3个储备库新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9725万元。
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围绕数字孪生运行和水库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两大核心业务主线,将“四全”“四预”“四制(治)”“四管”要求全面贯彻到溧阳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的建设中,当前大溪水库、塘马水库、溧阳区域水库管理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后续将根据省市意见对平台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我市区域内所有水库常年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在防洪保安、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以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为统领,系统总结过去“十四五”溧阳市水利建设成就,全面分析全市水利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对照新发展理念、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剖析“十五五”时期溧阳市水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溧阳市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所处的阶段;在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进一步拓宽思路,重点围绕“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与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现代化数字水利、提升水利整体运行效能”五大任务,对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既符合长远目标要求、又能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实施的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明确“十五五”时期水利发展重点建设内容,指导未来五年溧阳市水利发展建设。
市水利局
202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