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做优“布局”文章,充分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一方面做深规划体系。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批,计划2025年上半年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确定上位规划基础。加强专项规划管理,起草溧阳市专项规划管理办法,建立目录清单制度,从源头规范专项规划编制、审批和后续管理。推进控规全覆盖和动态更新,结合实用性一张图规划、城镇开发边界调整等工作,开展技术修正。另一方面探索成果管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动态更新与调整机制,适时开展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研究出台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和成果规范,探索村庄规划动态更新机制等。全面推进控规和村庄规划成果数据入库及线上办理,发挥信息化对于规划管理的支撑作用。
(二)做细“配置”文章,着力统筹全市资源要素保障。一是全面提升保障能力。抢抓宏观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窗口,持续开展资源要素保障护航行动,进一步发挥项目保障领导小组作用,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等常态化要素保障机制,重点推动用地用林同步报批。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健全指标配置管理,统筹做好用地计划、占补平衡等指标使用,对符合产业发展周期和导向的工业项目优先供地,重点保障省市重大项目。二是加快优化供应模式。研究制订溧阳高品质住宅规划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细化高品质住宅管控措施。以“化问题、想出路、防安全”为目标,探索土地储备创新路径,扩宽收储存量闲置土地的操作路径,更好发挥土地储备“蓄水池”和投放调解的功能。优化集体土地供地办法,全面铺开集体建设用地联营、入股,打通农村产业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三是深挖存量用地潜力。持续推进工业片区(集中区)更新改造工作,实施三年产业园提质增效工作,加大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力度。规范盘活批而未供土地,依法依规推进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和处置。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进一步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夯实管理基础。
(三)做好“保护”文章,不断强化生态修复保护责任。一是严守资源红线。周密部署,积极应对耕地保护考核,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统筹推进保护、恢复与补充耕地,确保耕地“只增不减”、永久基本农田内非耕地“只减不增”。以“多田套合”“小田变大田”为目标,编制完成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统筹耕地保护“百千万”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片区整治更新,高效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建设。完成编制新一轮《溧阳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溧阳市国有林场总场森林经营方案》,修订《溧阳市湿地保护与发展规划》。二是狠抓生态修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改革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探索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积极对接上级关于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的政策及机制。全面完成年度植树造林、绿美村庄建设、湿地修复等任务,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三是强化综合执法。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违法用地监管和督查举措,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提高违法成本,推广无人机执法监管,重点防范农村墓地、场地硬化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的违法用地现象。对废弃矿山、在采矿山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查检查。持续加大对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做实“改革”文章,不断落实惠民利企创新举措。一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持续做好“交房(地)即发证”“带押过户”“跨权属登记”等便民助企工作,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联动更新日常操作以及林权登记。二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继续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教育,在全系统进一步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解决行政争议的作用,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维稳工作,切实维护各方权益。三是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优化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和业务领域安全生产措施,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矿山开采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野外火源管理,严格执行林区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对南山竹海等旅游景点和森林经营单位等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实行重点防范。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力度。
(五)做强“党建”文章,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学习内容,持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推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全面梳理党员信息,理顺组织关系,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优化党员管理。抓牢“书记项目”载体,提升“先锋自然”服务效应,找准党建业务融合的关键点、发力点和落脚点,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严格考核考勤、岗位责任、公车管理等具体要求,持之以恒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加强对规划管理、土地林地报批、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营商环境各个环节的专项督查,完善权力运行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全面梳理各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点,落实好具体防控措施。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干部交流,加大轮岗交流力度,组织开展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打造“全科型”干部。加强干部选拔,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加强人才引进和学习教育,围绕学习型干部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